首页 > 线缆设计|参数计算

[问题求助] 计算机电缆的对绞外径

P:2006-10-07 16:00:36

1

计算机电缆分组对绞平均外径如何确定?大家一般都怎么算啊?

举例:2*1.0 (1.13)     4.0?

 

rolling lubricant - 轧制用润滑剂 (0) 投诉

P:2006-10-09 13:36:52

2

对绞线成缆外径等于2倍的绝缘外径。

Diameter Monitor - 外径测控仪 (0) 投诉

P:2006-10-30 17:40:39

3

请问2楼,如果是多芯呢?如4对或8对?

laser gauging - 激光检验 (0) 投诉

P:2006-10-31 08:37:43

4

楼主问的好像是一对的哟?

那不就是相当于控制电缆吗?

应该像3楼的这样问就是了!

比如:DJYPVP-4*2*1.0护套前的外径?应该是多少? 

coaxial stub - 同轴短线,同轴短截线 (0) 投诉

P:2006-10-31 14:47:49

5

是啊!我觉得应该是2.4mm*2=4.8mm   4.8+0.3mm=5.1mm   5.1*2.42=12.34mm 外径就应该为12.34mm左右吧!

port bus - 端口总线 (0) 投诉

P:2006-11-14 21:33:26

6

顺便请问一下,多对数的对绞数字通信电缆或局用通信电缆的绞合外径怎样计算?我见有些朋友用:对数开根号再乘以芯线直径再乘以系数1.8等于绞合外径,如果要求不严在设计时还可凑合用,但我总觉得不精确,有时只有用CAD画了,请教各位高手有什么准确一点的实用公式吗?

cliiecting bar - 汇流排 (0) 投诉

P:2007-01-14 13:30:24

7

像此种绝缘外径较小,多对绞合的线组,成缆外径计算时要采用对绞的有效直径

对绞组(1×2×d)的有效外径为1.65d  ;星绞组(1×4×d)的有效外径为2.2d  ;复对绞组(2×2×d)的有效外径为2.6d   ;

六线组(3×2×d)的有效外径为3.55d   ;八线组(4×2×d)的有效外径为3.9d  ;d为绝缘外径。

如果绝缘外径较大时,对绞组所乘的系数要逐渐增大,例:对绞组的有效外径所乘系数为1.65~2   。 

levitation casting method - 悬浮浇铸法 (0) 投诉

P:2007-03-31 16:35:28

8

hykemon@163.com  谢谢

downstream end - 出口端(挤出机的) (0) 投诉

P:2011-09-14 10:57:37

9

看帖不回!必杀!

CATV cable television - 有线电视 (0) 投诉

P:2013-04-07 16:47:50

10

对绞 ,外径

我觉得和对绞节距有关系!

譬如,22#/2P(1061) 如果对绞节距<20mm,那么3.40*ID 结果可能是对的

如果对绞节距是30以上,那么3.4的K 值就大了 或许 2.60mm&2.52mm

bar shearing machine - 棒材剪切机 (0) 投诉

P:2013-05-05 14:53:07

11

计算外径的话按*2    如果是等效外径用于计算编织密度按*1.69

n-hole lay-plate - n-孔分线板 (0) 投诉

P:2013-07-11 17:55:17

12

hot cure - 热硫化 (0) 投诉

P:2023-10-11 13:09:53

13

寒冰:

像此种绝缘外径较小,多对绞合的线组,成缆外径计算时要采用对绞的有效直径

对绞组(1×2×d)的有效外径为1.65d  ;星绞组(1×4×d)的有效外径为2.2d  ;复对绞组(2×2×d)的有效外径为2.6d   ;

六线组(3×2×d)的有效外径为3.55d   ;八线组(4×2×d)的有效外径为3.9d  ;d为绝缘外径。

如果绝缘外径较大时,对绞组所乘的系数要逐渐增大,例:对绞组的有效外径所乘系数为1.65~2   。 

这个对绞的有效外径是有什么依据得来?


Cu casting ring with groove profile - 断面有槽的铜浇铸环 (0) 投诉

13


你需要登录才能发表,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