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网 > 挤塑 挤橡 发泡 > 教你如何配模调偏心(完整版)

教你如何配模调偏心 - 无图版

dzf888 --- 2008-05-02 12:50:06

1

工艺配模

         配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挤塑的质量和产量,故配模是重要操作技能之一。由于塑料熔体离模后的变化,使得挤出线径并不等于模套的孔径,一方面由于牵引、冷却使制品挤包层截面收缩,外径减少;另一方面又由于离模后压力降至零,塑料弹性回复而胀大,离模后塑料层的形状尺寸的变化与物料性质、挤出温度及模具尺寸和挤出压力有关。模具的具体尺寸是由制品的规格和挤塑工艺参数决定的,选配好 适当的模具,是生产高质量、低消耗产品的关键。

    1.  模具的选配依据 

         挤压式模具选配主要是依线芯选配模芯,依成品(挤包后)的外径选配模套,并根据塑料工艺特性,决定模芯和模套角度及角度差、定径区(即承线径)长度等模具的结构尺寸,使之配合得当、挤管式模具配模的依据主要是挤出速俩的拉伸比,所谓拉伸比就是塑料在模口处的圆环面积与包覆与电线电缆上的圆环面积之比,即模芯模套所形成的间隙截面积与制品标称厚度截面积之比值,

           拉伸比:  K=(D 1-D0 )/(d 1-d 0)    

          其中   D 1――为模套孔径(mm);   

                 D 0――为模芯出口处外径(mm);

                d 1――为挤包后制品外径(mm)     

               d 0――为挤包前制品直径(mm)。

              不同塑料的拉伸比K也不一样,如聚氯乙稀K=1.2~1.8、聚乙烯K=1.3~2.0,由此可确定模套孔径。但此方法计算较为繁琐,一般多用经验公式配模。

      2.模具的选配方法

            (1)测量半制品直径:对绝缘线芯,圆形导电线芯要测量直径,扇形或瓦形导电线芯要测量宽度;对护套缆芯,铠装电缆要测量缆芯的最大直径,对非铠装电缆要测量缆芯直径。

            (2)检查修正模具:检查模芯、模套内外表面是否光滑、圆整,尤其是出线处(承线)有无裂纹、缺口、划痕、碰伤、凹凸等现象。特别是模套的定径区和挤管式模芯的管状长嘴 要圆整光滑,发现粗糙时可以用细纱布圆周式摩擦,直到光滑为止。  

           (3)选配模具时,铠装电缆模具要大些,因为这里有钢带接头存在,模具太小,易造成模芯刮钢带,电缆会挤裂挤坏。绝缘线芯选配的模具不易过大,要适可而止,即导电线芯穿过时,不要过松或过紧

          (4)选配模具要以工艺规定的标称厚度为准,模芯选配要按线芯或缆芯的最大直径加放大值;模套按模芯直径加塑料层标称厚度加放大值

3.配模的理论公式

        (1)模芯 D =d+e  

        (2)模套 D =D +2δ+2△+e 式中:D ――模芯出线口内径(mm); D ――模套出线口内径(mm); d ――生产前半制品最大直径(mm);δ――模芯嘴壁厚(mm); △――工艺规定的产品塑料层厚度(mm

         3)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芯e 的放大值、铠装电缆为2~6mm,非铠装为2~4mm; 

        4)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套e 的放大值为2~5mm

4.举例说明模具的选配

         1)生产绝缘线芯3×185mm 的实心铝导体扇形电缆,其扇形(标称)宽度为21.97mm(其最大宽度允许值22.07mm),绝缘层标称厚度为2.0mm。(其最小厚度允许值为2.0×90%-0.1=1.7mm,模芯嘴壁厚为1.0mm,选用模具。    模芯D =d+e =21.97+1.5=23.47(mm)考虑到实体扇形及最大宽度,选取D =24mm。 模套孔径D =D +2δ+2△+e =24+2×1+2×2+3=33(mm) 

        2)生产电缆外护套,其型号为VLV,规格为1×240mm ,电压为0.6/1kV选用模具。该电缆成缆后直径为23.6mm,护套标称厚度为2.0mm,取模芯嘴壁厚为1.5mm。 模芯孔径 D =d+e =23.6+3=26.2≈27mm   模套孔径 D =D +2δ+2△+e =27+2×1.5+2×2+4=38mm

    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模具的选配往往在操作规程或生产工艺卡中给出一定的经验公式,如某厂φ65挤塑机给出的模具选配公式(△为塑料挤包层的标称厚度 挤压式   模芯(mm)   模套(mm)   w )+单线绞线   导线直径+(0.05~0.10绞线外径+(0.10~0.15)   导线直径+2△+(0.05~0.10)  绞线外径+2△+(0.05~0.10)绝缘  护套   线芯外径+(0.1~1.0)   缆芯最大外径+(2~6)   模芯外径+2△+(0.05~0.10) 模套外径+2△+(1.0~4.0)    线芯或缆芯外径不均时,放大值取上限;反之取下限。在保证质量及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要提高产量,一般模套放大值取上限。   

5.选配模具的经验  

          1)16mm 以下的绝缘线芯的配模,要用导线试验模芯,以导线通过模芯为宜。不要过大,否则将产生倒胶现象。

          2)抽真空挤塑时,选配模具要合适,不宜过大,若大,绝缘层或护套层容易产生耳朵、起棱、松套现象。

           3)挤塑过程中,实际上塑料均有拉伸现象存在,一般塑料的实际拉伸在2.0mm左右。根据拉伸考虑模套的放大值,拉伸比大的塑料模套放大值大于拉伸比小的塑料模套放大值,如聚乙烯大于聚氯乙稀。

           4)安装模具时要调整好模芯与模套间的距离,防止堵塞,造成设备事故。

 三、模具的调整  

        (1)模芯的安装:模芯是安装在模芯支撑器上的,目前模芯与支撑器有两种结合方法。一种是靠螺纹连接,即将模芯支撑器卡在台钳上,将选配好的模芯拧紧在支撑器上,然后再将模芯支撑器装在机头上

        2.模具的调整:调整模具的原则是,面对机头,先松后紧,拧紧螺钉的方向为左上、右下、左下、右上;经常检查对模螺钉是否松动和损坏,如有损坏应立即更换;注意拧螺钉时谨防碰着加热片电插头,以免触电或碰坏插头,为防触电,调整模具时,可先关掉模口段加热电源;调模时,模套的压盖不要压的太紧,等调整好后再把压盖压紧,防止压盖进胶,造成塑料层偏芯或焦烧。模具的调整方法如下:

                 1)空对模:生产前把模具调整好,用肉眼把模芯与模套间距离或间隙调整均匀,然后把对模螺钉拧紧。

              (2)跑胶对模:塑料塑化好后,调整对模螺钉,根据模口出胶圆周方向的多少,一面跑胶,一面调整,调整时应先松动薄处螺钉,再拧紧跑胶厚的螺钉;同时取样检查塑料厚度是否偏芯,直到调均匀为止,然后把对模螺钉分别拧紧。

              (3)走线对模:适合小截面的电线电缆的调模。把导线穿过模芯,与牵引线接好,然后跑胶,进行微调。等胶跑好后,调整好螺杆和牵引速度,起车走线取样,然后停车,观察样品的塑料层厚度是否均匀,反复几次,直到调均匀为止,再把螺钉拧紧

            (4)灯光对模:适合聚乙烯塑料电线电缆。利用灯光照射绝缘层和护套层,观察上、下、左、右四周的厚度,调整对模螺钉,直到调均匀为止,然后把螺钉拧紧。 

           (5)感觉对模:它是经验对模的方法。利用手摸感觉塑料层厚度,调整模具。适用于大截面电线电缆的外护层。

              (6)其他对模方式:

                                  1)利用游标卡尺的深度尺测量塑料层厚度,调整模具。 

                                  2)利用对模螺钉的螺纹深度调整模具

                                 3)利用取样测量塑料层厚度调整模具。 另外,模芯与模套间轴向模口相对距离的调整也很重要。调整不当,会造成设备事故。再有,模芯与模套孔径合理选配之后,还应注意模芯外锥与模套内锥角度差的选定,一般必须使模套的内锥角大于模芯的外锥角 3~10°,这个角差是及其重要的。只有这样的角度差才能使塑料挤出压力逐渐增大,实现塑料层组织密实、塑料与线芯结合紧密的目的,但这个角度差不宜过大,否则使挤出压力增大而降低挤出量。

[cuijiude 在 2008-5-2 13:12:32 编辑过]

[cuijiude 在 2008-5-2 13:18:15 编辑过]

puter --- 2008-05-03 17:51:06

2

真的蛮好,你做了多长时间的挤出啊

appleseden --- 2008-05-11 11:09:41

3

能列出一此新材料的配模系数就更好了
w2004005 --- 2008-06-19 14:21:25

4

挤压式拉伸比计算有问题
hnczl --- 2008-12-24 16:59:53

5

是挤塑工艺学上的内容
chengzhong --- 2008-12-28 14:35:14

6

不错的资料,我已经复制了,谢谢楼主的分享

 

liqingsen --- 2009-02-14 17:52:31

7

有没有关于TPEE作为护套料的挤出方式

hailiang --- 2009-02-17 08:28:15

8

适合什么塑料?

 

qq83084846 --- 2009-02-19 20:44:22

9

很不錯的資料~~我那去啦
carloslei --- 2009-02-22 23:45:41

10

tym --- 2009-03-02 16:33:28

11

如果做成一个函数图表就更直观了,
qianguang --- 2009-03-03 16:41:31

12

不错的资料,受益匪浅
Sino --- 2009-03-05 17:58:45

13

赞!

chenjianluan --- 2009-06-13 09:20:54

14

不错的资料 顶上

witman --- 2009-06-15 14:56:48

15

LZ很无私,学习了。
liu730320 --- 2009-06-15 15:44:34

16

楼主总结的很全面,收下了
明远生 --- 2009-06-18 19:16:27

17

小弟认为不咋的,有误解的地方

牛郎造线 --- 2009-06-21 15:05:26

18

我是初学者 刚开始从事挤塑行业 真的是受益匪浅
duan2010 --- 2010-03-31 22:22:50

19

楼主的精神可嘉,值得所有发帖者学习,人很无私,材料很实用

有个问题请教一下:特氟龙材料也适合吗?duandingtao2002@yahoo.com.cn

sanying --- 2010-04-01 11:40:51

20

xiexie !
fengming --- 2010-04-04 17:39:00

21

01年版的挤塑工艺学上的 ,不错,好长时间没看了
好人 --- 2010-09-23 23:04:34

22

好极了谢谢
zhenghurui --- 2010-09-24 22:31:03

23

zyhwainia --- 2010-10-05 09:57:20

24

学习了。
jianguo289 --- 2010-10-11 12:43:10

25

顶、、、
243164776 --- 2012-07-08 16:52:25

26

金币不够啊。。。。。。。。。。。
Brucelan --- 2012-07-17 11:14:57

27

谢谢楼主
1987111348 --- 2012-08-04 19:27:41

28

好啊
wpwdm --- 2012-10-11 17:09:59

29

还是这样的资料好丫
北方狼人 --- 2012-10-13 12:31:43

30

不错的资料,受益匪浅
1987111348 --- 2012-10-13 17:40:49

31

六、护套工序

序号

故障内容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1

塑化不好

温度不够或不均匀

提高机身温度或调 节各区温度

2

局部塑化不好

螺杆转速太快

降低螺杆转速

3

接缝不好

1、  机头温度不够

2、  机身温度过高、粘度小、压力小

1、  调整机头温度

2、  降低机身温度,提高压力

4

气孔

1、  机身、机头温度过高

2、  料潮湿

3、  材料过热分解,析出气体

4、  缆芯有油或水份

1、  调整温度

2、  换料

3、  清理机头

4、  调缆芯

5

破洞

1、  生料

2、  缆芯弯,突起

3、  挤出厚度不均

1、  提高温度

2、  修缆芯

3、  调节偏芯

6

焦料

1、  机身、机头温度过高

2、  机头有死角

1、  降低温度

2、  清理机头、螺杆

7

表面抽筋

1、  抽真空不良

2、  温度过高、料太软

3、  模芯太小

1、  高真空度

2、  调整温度

3、  换模芯

8

表面竹节形

1         螺杆转速不稳

2         牵引速度不均匀

3         缆芯不圆

4         放线张力不稳

5         模芯小

1         消除传动系统打滑

2         消除牵引机构打滑

3         调换缆芯

4         调节张力

5         正确配模

9

表面无光

   前机头温度低

   提高前机头温度

10

偏芯

1         模芯大或严重磨损

2         机头存胶

3         半制品有弯曲

4         机套环末上紧

5         模芯对中性差

1         换模芯

2         清理机头

3         加强张力校正

4         上紧模套环

5         调换模芯

11

表面发毛

1         前头温度高

2         模套过大

3         出线刮伤

1         降低前头温度

2         换模套

3         校正半制品,注意出线

12

没有印字或内容有误

1、  印字机故障

2、  操作人员马虎造成

3、  制造卡写错造成

1、  修理印字机

2、  操作时要细心

3、  认真填写制造卡

其它的缺陷还有:砂眼、开裂、进水及护套料错用等

lxdgxl --- 2012-11-12 18:08:14

32

不错的资料,我已经复制了,谢谢楼主的分享

lxdgxl --- 2013-10-09 18:31:33

33

不错的资料,我已经复制了,谢谢楼主的分享

-- 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