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网 > 新手区 > 220kV标准 不用金币(完整版)

220kV标准 不用金币 - 无图版

--- 2008-06-19 16:33:10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额定电压220 kV(Um=252 kV)交联
    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2部分:额定电压220 kV(Um=252 kV)交联
     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Power cables with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 of 220 kV(Um=252 kV)—
  Part 2:Power cable with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on
    for rated voltageof 220 kV(Um=252 kV)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
</DIV>

1 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固定安装的额定电压 220 kV(Um=252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的型号、材料、技术要求、试验、验收规则、包装和贮运。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通常安装和运行条件下的单芯电缆,但不适用于如海底电缆等特殊用途
电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文。本指
导性技术文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95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1节:厚              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dt IEC 60811-1-1:1993)
  GB/T 2951.2—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2节:热            老化试验方法(idt IEC 60811-1-2:1985)
  GB/T 2951.4—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4节:低            温试验(idt IEC 60811-1-4:1985)
  GB/T 2951.5—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2部分:弹性体温合料专用试验方             法 第1节: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idt IEC
             60811-2-1:1986)
  GB/T 2951.6—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3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

             方法 第1节: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idt IEC 60811-3-1:1985)
  GB/T 2951.7—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3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
            方法 第2节: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idt IEC 60811-3-2:1985)
  GB/T 2951.8—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4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
            用试验方法 第1节: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空气热老化后的卷绕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
</DIV>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2002-11-25批准     2003-06-01实施

 试验——熔体指数测量方法——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的测
            量方法(idt IEC 60811-4-1:1985)
  GB/T 2951.271994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腐蚀扩展试验
  GB/T 2951.281994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挤出外套刮磨试验
  GB/T 2952.11989 电缆外护层 总则
  GB/T 2952.21989 电缆外护层 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
  GB/T 3048.4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 3048.8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交流电压试验
  GB/T 3048.11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GB/T 3048.12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局部放电试验(eqv IEC 60885-3:1988)
  GB/T 3048.131992 电线电缆 冲击电压试验方法(neq IEC 60230:1966)
  GB/T 39531983 电工圆铜线
  GB/T 39561997 电缆的导体(idt IEC 60228:1978)
  GB 6995.1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1部分:一般规定
  GB 6995.3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 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eqv IEC 60060-1:1989)
  GB/T 18380.12001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1部分:单根绝缘电缆或电缆的垂直燃              烧试验方法(idt IEC 60332-1:1993)
  GB/T 18890.12002 额定电压220  kV(Um=252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1
              部分:额定电压200 kV(Um=252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
  JB 5268.2—1991 电缆金属套 铅套
  JB/T 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
  JB/T 8996—1999 高压电缆选择导则(eqv IEC 60183:1984)

3 定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除采用GB/Z 18890.1的定义外,还采用以下定义:
  近似值
approximate value
 
  一个既不保证也检查的数值,例如用于其他尺
寸值的计算。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6.5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
</DIV>

 

 

 

--- 2008-06-19 16:34:27

2

4 电缆特性

4.1 应按 GB/Z 18890.1—2002 6章要求确定并申明 GB/Z 18890.1—2002 6.1明确的各项电缆
特性,其中电缆的额定电压为:
  U0=127 kV
  
U =220 kV
  
Um=252 kV
4.2 电缆导体最高允许温度:正常运行时为90℃;短路时(最长5s)250℃
4.3 电缆的安装最小弯曲半径推荐为20倍电缆外径。
4.4 电缆使用环境参照附录A(提示的附录)

5 电缆的型号和命名

5.1 代号
  a)产品系列代号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 YJ
  b)材料特征代号
  铜导体 ……………………………………………………………………………………… 省略
  铅套 ………………………………………………………………………………………… Q
  皱纹铝套 …………………………………………………………………………………… LW   聚氯乙烯外护套 …………………………………………………………………………… 02
  聚乙烯外护套 ……………………………………………………………………………… 03
  c)阻水结构代号
  纵向阻水 …………………………………………………………………………………… Z
  注:皱纹铝套包括挤包皱纹铝套和焊接皱纹铝套,两种不同皱纹铝套的代号均为LW不作区分,但焊接皱纹铝套应在产品名称中明确,名称中未说明焊接皱纹铝套的即为挤包皱纹铝套。
5.2 型号
  型号依次由产品系列代号、导体、金属套和外护套特征代号以及阻水结构代号构成。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包括的电缆型号和名称见表1
                表1 电缆的型号和名称表1 电缆的型号和名称

YJLW02

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或焊接皱纹铝套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LW03

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或焊接皱纹铝套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LW02-Z

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或焊接皱纹铝套聚氯乙烯护套纵向阻水电力电缆

YJLW03-Z

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或焊接皱纹铝套聚乙烯护套纵向阻水电力电缆

YJQ02

交联聚乙烯绝缘铅套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Q03

交联聚乙烯绝缘铅套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Q02-Z

交联聚乙烯绝缘铅套聚氯乙烯护套纵向阻水电力电缆

YJQ03-Z

交联聚乙烯绝缘铅套聚乙烯护套纵向阻水电力电缆

5.3 规格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电缆的导体标称截面(mm2) 4005006308001 0001 200(1 400)
1 600、(1 800)、2 000、(2 200)、2 500
  其中括号内为非优选导体截面。
5.4 产品表示方法
5.4.1 产品用型号、规格和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编号表示。
5.4.2 举例
  a)铜芯、单芯、导体截面630 mm222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套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LW 03 127/220 1×630 GB/Z 18890.2—2002
  b)铜芯、单芯、导体截面1 000 mm2220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铅套聚氯乙烯护套纵向阻水电力
电缆:
  YJQ02-Z 127/220 1×1 000 GB/Z 18890.2—2002

6 材料

6.1 导体用铜单线应采用GB/T 3953TR型圆铜线。
6.2 绝缘材料推荐采用超净的可交联聚乙烯料。其性能要求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
6.3 屏蔽用半导电料推荐采用超光滑可交联半导电料,其性能要求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

6.4 铅套应采用符合JB 5268.2规定的铅合金。
6.5 皱纹铝套用铝的纯度一般不低于99.6%
6.6 外护套应为符合 GB/Z 18890.1 中规定的以聚氯乙烯为基料的代号为 ST2 外护套混合料和以聚
乙烯为基料的代号为ST7外护套混合料。

 

 

--- 2008-06-19 16:35:27

3

7 技术要求

7.1 导体
7.1.1 应采用紧压绞合圆形铜导体,截面为 800mm2导体可任选紧压导体或分割导体结构:
1 000
mm2 及以上导体应采用分割导体结构。
  导体的结构和直流电阻应符合 GB/T 3956和表2规定。
              表2 铜导体的结构和直流电阻

导体标称截面/
mm2

导体中单线最小根数

20时导体直流电阻最大值/
Ω/km

400
500
630
800
1 000
1 200
1 400
1 600
1 800
2 000
2 200
2 500

53
53
53
53
170
170
170
170
265
265
265
265

0.047 0
0.036 6
0.028 3
0.022 1
0.017 6
0.015 1
0.012 9
0.011 3
0.010 1
0.009 0
0.008 3
0.007 3

7.1.2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7.2 绝缘
7.2.1 绝缘层的标称厚度应符合表3
                表3 绝缘层标称厚度

导体标称截面/
mm2

绝缘层标称厚度/
mm

400500
630
800
1 000
及以上

27
26
25
24

7.2.2 绝缘最小测量厚度和绝缘偏心度要求应符合GB/Z 18890.1—200210.6.2要求。
7.3 屏蔽
7.3.1 导体屏蔽
  
导体屏蔽由半导电包带和挤包的半导电层组成,其厚度近似值为 2.0mm,其中挤包半导电层厚度
近似值 1.5mm。挤包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半导电包带外,并牢固地粘在绝缘层上。在与绝缘层
的交界面上应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痕迹。
7.3.2 绝缘屏蔽
  
绝缘屏蔽为挤包半导电层,其厚度近似值为1.0mm,绝缘屏蔽应与导体挤包屏蔽层和绝缘层一起

三层共挤。绝缘屏蔽应均匀地包覆在绝缘表面,并牢固地粘附在绝缘层上。在绝缘屏蔽的表面以及与绝缘层的交界面上应光滑,无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7.4 缓冲层、纵向阻水结构和径向不透水阻隔层
7.4.1 缓冲层
  在绝缘半导电屏蔽层外应有缓冲层,可采有半导电弹性材料或具有纵向阻水功能的半导电阻水膨胀带绕包而成。绕包要求平整、紧实、无皱褶。
7.4.2 纵向阻水结构
  对电缆的金属套内间隙有纵向阻水要求时,绝缘屏与金属套间应有纵向阻水结构。纵向阻水结构
应由半导电阻水膨胀带绕包而成,半导电阻水带应绕包紧密、平整、无擦伤。如对电缆导体亦有纵向阻水要求时,导体绞合时应缢入阻水绳等材料。
7.4.3 径向不透水阻隔层
  应采用铅套或皱纹铝套等金属套作为径向不透水阻隔层。
7.4.3.1 金属套的标称厚度应符合表4规定。如不能满足用户对短路容量的要求时应采取增加金属套厚度或在金属套下增加疏绕铜丝(在疏绕铜丝外用反向绕包的铜丝或铜带扎紧)等措施。
                表4 金属套的标称厚度

导体标称截面/
mm2

铅套厚度/
mm

皱纹铝套厚度/
mm

400
500
630
800
1 000
1 200
1 400
1 600
1 800
2 000
2 200
2 500

2.7
2.7
2.8
2.8
2.8
2.9
3.0
3.1
3.1
3.2
3.3
3.4

2.4
2.4
2.4
2.4
2.6
2.6
2.6
2.6
2.8
2.8
2.8
2.8

7.4.3.2 铅套的最小厚度应符合GB/Z 18890.1—200210.7.1要求。
7.4.3.3 皱纹铝套的最小厚度应符合GB/Z 18890.1—200210.7.2对皱纹铝套的要求。
7.5 外护套
7.5.1 金属套的外护套应采用绝缘型的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护套。金属套表面应有电缆沥青(或热熔胶)防腐涂层。防腐涂层与外护套间允许加绕塑料带或相当带材。铅套上允许绕包自粘性橡胶带代替防腐涂层。
7.5.2 外护套的性能应符合 GB/Z 18890.1—2002 中表5、表7和表8的要求。外护套的颜色一般为黑
色,但为了适应电缆的某种特殊使用条件,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采用其他颜色。
7.5.3 外护套的标称厚度为5.0 mm。最小厚度为4.2 mm
7.5.4 对于铅套外护套,厚度测量值的平均值(以mm为单位)修约至一位小数后,不应小于标称厚
度;对皱纹铝套外护套则无此要求。
7.5.5 在外护套表面应有均匀牢固的导电层作为外护套耐压试验时的外电极。
7.6 成品电缆
  成品电缆的检验由第8章规定。

--- 2008-06-19 16:36:21

4

8 成品电缆检验

  成品电缆的检验分为例行试验(代号为R)抽样试验(代号为S)、型式试验(代号为T)和预鉴定试
(代号为P),如表5所示,各类试验的项目、试验方法和试验要求应符合 GB/Z 18890.1—2002 中第 8
章、第9章、第10章、第12章和第13章规定。
  其中型式试验和预鉴定试验均应在成品电缆系统上进行,为成品电缆系统的型式试验和预鉴定试验。
              表5 电缆的检验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

--- 2008-06-19 16:45:05

5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要求

试验
类型

试验方法

1

局部放电试验

GB/Z 18890.1—20029.2

R

GB/T 3048.12

2

工频电压试验

GB/Z 18890.1—20029.3

R

GB/T 3048.8

3

金属套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

GB/Z 18890.1—20029.4

R

GB/T 3048.14

4

导体结构检查

GB/Z 18890.1—200210.4 12.5.1

ST

目测

5

导体直流电阻测量

GB/Z 18890.1—200210.5

S

GB/T 3048.4

6

绝缘厚度测量

GB/Z 18890.1—200210.6 12.4.1

ST

GB/T 2951.1

7

金属套厚度测量

GB/Z 18890.1—200210.7 12.5.1

ST

GB/T 2951.1
GB/Z 18890.1—2002
10.7

8

金属套外护套厚度测量

GB/Z 18890.1—200210.6 12.5.1

ST

GB/T 2951.1

9

交联聚乙烯绝缘热延伸试验

GB/Z 18890.1—200210.9 12.5.9

ST

GB/T 2951.5

10

电容测量

GB/Z 18890.1—200210.10

S

GB/T 3048.11

11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

GB/Z 18890.1—200210.11

S

GB/T 3048.13
GB/T 3048.8

12

绝缘厚度检查

GB/Z 18890.1—200212.4.1

T

GB/T 2951.1

13

弯曲试验及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

GB/Z 18890.1—200212.4.4 12.4.5

T

GB/T 3048.12

14

tgδ试验

GB/Z 18890.1—200212.4.6

T

GB/T 3048.11

15

热循环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

GB/Z 18890.1—200212.4.7 12.4.5

T

GB/T 3048.8
GB/T 3048.12

16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

GB/Z 18890.1—200212.4.8

T

GB/T 3048.13
GB/T 3048.8

17

电气型式试验结束后电缆系统的检验

GB/Z 18890.1—200212.4.9

T

目测检验

18

半导电屏蔽电阻率测量

GB/Z 18890.1—200212.4.10

T

GB/T 18890.1—2002中附录B

19

绝缘和护套机械性能试验

GB/Z 18890.1—200212.5.2 12.5.3

T

GB/T 2951.1
GB/T 2951.2

20

成品电缆段材料相容性试验

GB/Z 18890.1—200212.5.4

T

GB/T 18890.1—200212.5.4

--- 2008-06-19 16:46:41

6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要求

试验
类型

试验方法

21

聚氯乙烯护套热失重试验

GB/Z 18890.1—200212.5.5

T

GB/T 3048.12

22

护套高温压力试验

GB/Z 18890.1—200212.5.6

T

GB/T 3048.8

23

聚氯乙烯外护套低温性能试验

GB/Z 18890.1—200212.5.7

T

GB/T 3048.14

24

聚氯乙烯外护套热冲击试验

GB/Z 18890.1—200212.5.8

T

目测

25

黑色聚乙烯外护套炭黑含量测量

GB/Z 18890.1—200212.5.10

T

GB/T 3048.4

26

燃烧试验

GB/Z 18890.1—200212.5.11

T

GB/T 2951.1

27

纵向透水试验

GB/Z 18890.1—200212.5.12

T

GB/T 2951.1
GB/Z 18890.1—2002
10.7

28

绝缘层微孔、杂质和半导电层与绝缘界电微孔、突起检查

GB/Z 18890.1—200212.5.13

T

GB/T 2951.1

29

外护套刮磨试验

GB/Z 18890.1—200212.5.14

T

GB/T 2951.5

30

皱纹铝套腐蚀扩展试验

GB/Z 18890.1—200212.5.15

T

GB/T 3048.11

31

成品电缆标志检查

9

T

GB/T 3048.13
GB/T 3048.8

32

成品电缆标志耐擦试验

9

T

GB/T 2951.1

33

绝缘厚度检查

GB/Z 18890.1—200213.2.1

P

GB/T 3048.12

34

热循环电压试验

GB/Z 18890.1—200213.2.3

P

GB/T 3048.11

35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GB/Z 18890.1—200213.2.4

P

GB/T 3048.8
GB/T 3048.12

36

预鉴定试验结束后电缆系统的检验

GB/Z 18890.1—200213.2.5

P

GB/T 3048.13
GB/T 3048.8

9 成品电缆标志

  在成品电缆的外护套上应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额定电压、导体截面和制造年份的边疆标志和长度标志标志的字迹应清晰、容易辨认和耐擦。成品电缆的标志还应符合GB 6995.1 GB 6995.3的相应规定。

10 验收规则

  制造厂应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要求进行例行试验、抽样试验、型式试验和预鉴定试验。
10.1
 产品应由制造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每盘出厂的电缆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书。用户有要求时,制造厂应提供产品的试验报告。
10.2
产品应按表5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验收。

11 包装、运输和贮存

11.1 电缆应卷绕在符合 JB/T 8137 的电缆盘上交货。考虑使电缆不受到过度弯曲,电缆盘的筒径应不小于型式试验的电缆弯曲直径。电缆的两上端头应有可靠防水、防潮密封,在外侧端头上应装有供敷设用的牵引头。
11.2
每盘出厂的电缆,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合格证应放在不透水的塑料袋内,该袋固定在电缆盘侧板上。每个电缆盘上应标明:
  a)制造厂名称;
  b)电缆型号;

c)定额电压,kV
  d)标称截面,mm2
  e)装盘长度,m
  f)毛重,kg
  g)电缆盘的尺寸,m
  h)工厂电缆盘编号;
  i)制造日期,年 月;
  j)表示电缆盘在搬运时放线方向的箭头;
  k)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编号。
11.3
运输及贮存
  a)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b)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
  c)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必须放稳、并用合适方法
固定,防止相互碰撞或翻倒。

12 安装后电气试验

  电缆连同其附件安装完成后的电气试验建议采用GB/T 18890.1—2002中第14章的推荐规定。

 

--- 2008-06-19 16:46:55

7

  A
(提示的附录)
电缆的使用环境

A1 概述

  本标准中电缆的使用环境主要由电缆金属套和塑料外护套的性能确定,因此一般应符合GB/T
2952.2—1989
中表1的规定。

 

A2 金属套

  铅套和铝套电缆除适用于一般场所外,特别适用于下列场合:
  ——铅套电缆:腐蚀较严重但无硝酸、醋酸、有机质(如泥煤)及强碱性腐蚀质,且受机械力(拉力、压力、振动等)不大的场所。
  ——铝套电压:腐蚀不严重和要求承受一定机械力的场所(如直接与变压器连接,敷设在桥梁上和竖井中等)。

A3 塑料外护套

  ——02 型(聚氯乙燃)外护套电缆主要适用于有一般防火要求和对外护套有一定绝缘要求的高压
电缆线路;
  ——03 型(聚乙烯)外护套电缆主要适用于对外护套绝缘要求较高的直埋敷设的高压电缆线路。如有必要用于隧道或竖井中时应采取一定的阻燃防火措施。

B
(提示的附录)
绝缘料和半导电料性能

               表B1 绝缘料和半导电料性能

序号

项目

单位

绝缘料

半导电料

1

抗张强度

N/mm2

≥17.0

≥12.0

2

断裂伸长率

≥500

≥150

3

热延伸试验(200,0.20 N/mm2,15 min)
  负荷下伸长率
  永久变形


≤100
≤10

≤100
≤10

4

tgδ

 

≤5.0×10-4

5

体积电阻率 23
      90

Ω·cm

≥1.0×1015

100
350

6

短时工频击穿强度

MV/m

≥22

7

凝胶含量

≥82

≥65

 

 

 

 

 

 

--- 2008-06-19 16:48:37

8

以上为第二部分

下面是第一部分

希望会给各位提供方便吧

--- 2008-06-19 16:49:42

9

 

额定电压220 kV (Um=252 kV)交联
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Power cables with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 of 220 kV(Um=252 kV)

GB/Z 18890.118890.3—2002

 

目  次

 

 前言 ………………………………………………………………………………………………… Ⅲ
 IEC 62067引言 …………………………………………………………………………………… Ⅳ  GB/Z 18890.1—2002 额定电压220 kV (Um=252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额定电压220 kV(Um=252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
           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
 1 范围 ……………………………………………………………………………………………… 1
 2 引用标准
………………………………………………………………………………………… 1
 3 定义
……………………………………………………………………………………………… 2
 4 电压标示和材料
………………………………………………………………………………… 3
 5 电缆阻水措施
…………………………………………………………………………………… 3
 6 电缆特性
………………………………………………………………………………………… 3
 7 附件特性
………………………………………………………………………………………… 4
 8 试验条件
………………………………………………………………………………………… 4
 9 电缆和预制附件主绝缘的例行试验
…………………………………………………………… 4
 10 电缆抽样试验 ………………………………………………………………………………… 
5
 11 附件抽样试验 ………………………………………………………………………………… 
8
 12 电缆系统的型式试验 ………………………………………………………………………… 
8
 13 电缆系统的预鉴定试验
……………………………………………………………………… 15
 14 安装后电气试验
……………………………………………………………………………… 16
 附录A(标准的附录)数值修约 ……………………………………………………………… 
17
 附录B(标准的附录)半导电屏蔽电阻率测量方法 ………………………………………… 
17
 附录C(标准的附录)透水试验 ……………………………………………………………… 
19
 附录D(标准的附录)直埋接头外保护层试验 ……………………………………………… 
20
 附录E(标准的附录)绝缘层微孔、杂质和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界面微孔、突起试验
… 21
 GB/Z 18890.2—2002 额定电压220 kV(Um=252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2部分:额定电压220 kV(Um=252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 范围 …………………………………………………………………………………………… 23
 2 引用标准 ……………………………………………………………………………………… 
23
 3 定义 …………………………………………………………………………………………… 
24
 4 电缆特性 ……………………………………………………………………………………… 
24
 5 电缆的型号和命名 …………………………………………………………………………… 
24
 6 材料 …………………………………………………………………………………………… 
25
 7 技术要求 ……………………………………………………………………………………… 
26
 8 成品电缆检验 ………………………………………………………………………………… 
28
 9 成品电缆标志 ………………………………………………………………………………… 29

 

GB/Z 18890.118890.3—2002


前  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为国内首次制定。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试验要求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出版物 IEC 62067 1版《额定电压150 kV(Um=170 kV)以上至 500 kV(Um=550 kV)
包绝缘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起草国际标准IEC 62067 IEC20
委员会(电缆)已决定此出版物的内容直至 2005 年保持不变。至该时,此出版物重新确认或废止或
由修订版取代或修改。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分为三部分,第 1 部分《额定电压 220 kV(Um252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
缆及其附件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第2部分《额定电压220 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第3部分《额定电压220 kV(Um=252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
   1 部分等效采用 IEC 62067。其主要技术内容和编写格式、文本结构与 IEC 62067 ,
IEC 62067
适用的电缆系统额定电压范围为150 kV(Um=170 kV)以上至500 kV(Um=550 kV),电缆
的绝缘材料包括低密度热塑性聚乙烯(PE)、密度热塑性聚乙烯(HDPE)、乙丙橡胶(EPR)和交联聚乙烯(XLPE),而本部分仅适用于额定220 kV(Um=252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因此,本部分与IEC 62067存在一些差导。这些差异包括:
  1)本部分表13、表4、表6中分别删除了IEC 62067的表1、表4、表5、表7中绝缘为PEHDPE
EPR的内容,并且表6的标题按其内容作了更改;
  2本部分未包 含IEC 62067的表2,而将对XLPE绝缘混合料的 tgδ 要求直接写入第12.4.6,
由此本部分从表2以后各表的编号均比IEC 62067相应表的编号减1
  3本部分表2、表D1中仅分别包含IEC 620673、表D1中适用于额定电压220 kV的内容。
  4本部分未包含 IEC 62067 的表 10,而将对额定电压 220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安装后交
流试验电压要求直接写入第14.2条;
  5)按 IEC 62067 的规定,额定电压 220 kV 的电缆及附件系统不须进行操作冲击电压试验,因此本
部分删除了IEC 62067中关于操作冲击电压试验的第8.4条、第12.4.2条的e)项和12.4.8条,同时相关的条文号和列项排序作了调整;
  6)本部分第 12.5 电缆组件和成品电缆段的非电气型试验中删除了 IEC 62067 中与 XLPE
绝缘无关的第12.5.9“EPR 绝缘耐臭氧试验、第12.5.11“HDPE绝缘密度测量,而在其最后补充了第12.5.13绝缘层微孔、杂质和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界面微孔、突起试验、第12.5.14外护套刮磨试验和第12.5.1铝套腐蚀扩展试验
  第2、第 3 部分分别规定了一般运行条件下的 220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和附件的型号、材料、技术要求、试验、验收规则、包装和贮运,非等效采用 IEC 62067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第 1 部分的附录 ABCDE 是标准的附录;第2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是提
示的附录;第3部分的附录ABCD是提示的附录。为便于文件编写,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仍以标准的附录和提示的附录来标明。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参考。有关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议和意见,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工时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武汉高压研究所、山东鲁能泰山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缆厂、沈阳古河电缆有限公司、郑州电缆厂、上海三原电缆附件公司、上海电缆输配电公司。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应启良、赵健康、乔新韦、华良伟、金光起、许宏琦、魏东、姜芸。

 

GB/Z 18890.118890.3—2002


IEC 62067 引言

  由于 150 kV 以上电压的挤包绝缘电缆系统取得重大发展,CIGRE 21 研究委员会于1990 年成立21.03工作组(WG 21.03)。WG21.03的工作范围是IEC 604801988)延伸至 400 kV为依据起草电气型式试验、抽样试验和例行试验的推荐试验要求并提出作为最低要求的预鉴定试验和(或)开发试验的建议
  WG 21.03报告由于以下的因素,将IEC 60480延伸至150 kV以上电压等级需要外加考虑。
  —— 这些电缆构成输电系统的骨干部分,因此可靠性是其最高优先考虑的问题;
  —— 这些电缆及其附件运行的电场强度高于150 kV及以下电缆,因此对于电缆系统固有的性能极限而言其安全裕度较小。
  ——这些电缆和附件的绝缘厚度大于150 kV电缆和附件,因此遭受到较大的热机械力作用;
  ——因为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电缆和附件设计和配合变得比较困难。
  WG 21.03荐试验要求199312月刊载于(Electra)151期并于1995年由IEC采用以起
150 kV 以上电压的挤包绝缘电缆系统标准。IEC 考虑此新标准宜覆盖 500 kV 电压等级,于是 CI
GRE
21研究委员会于 19979月的会议上成立特别工作级以研究将其起初的推荐试验要求延伸至 500 kV 电压等级的总是。该新的推荐试验要求刊于<Electra>200012月第193,并再IEC

用以起草本标准。
  1999 年修订出版的 IEC 60480 第二版与1988年第一版的 IEC 60480 相比主要的不同在于:CI
GRE
认为为了得出电缆系统长期运行可靠性的证明必须进行长期加速老化试验。此项试验称作预鉴定试验,是在包含电缆、接头和终端的完整的系统上进行试验以证明系统的性能。
 此外,以工作任务为研究高压挤包绝缘电缆安装后试验的 CIGRE 21.09工作组于19978
<Electra>173期上刊载了其推荐试验要求。在起草本标准时,亦采用了此推荐试验要求,说明在各种试验中,宜避免对主绝缘作直流电压试验,因为此项试验既无效又有危险。另一方面,对外护套推荐采用直流电压试验。

--- 2008-06-19 16:50:14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额定电压220 kV(Um=252 kV)交联
      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额定电压220 kV(Um=252 kV)交联
      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
    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

Power cables with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 of 220 kV(Um=252 kV)—
Part 1:Power cable systems—Cables with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ion a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
of 220 kV(
Um=252 kV)Test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
</DIV>

1 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额定电压 220 kV(Um=252 kV) 固定安装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其附件
的电力电缆系统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此试验要求适用于通常安装和运行条件下的单芯电缆及其附件,而不适用于特种电缆及其附件,诸如海底电缆,对特种电缆可能需要修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试验或可能需要设计特殊的试验条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95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1;
             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dt IEC 60811-1-1:1993)
  GB/T 2951.2—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2;
             老化试验方法(idt IEC 60811-1-2:1985)
  GB/T 2951.4—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4;
            温试验(idt IEC 60811-1-4:1985)
  GB/T 2951.5—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部分:弹性体温合料专用试验方            法第1节: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idt IEC

             60811-2-1:1986)
  GB/T 2951.6—1997 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3 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              方法 第1节: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idt IEC 60811-3-1:1985)
           
  GB/T 2951.7—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3 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
</DIV>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2002-11-25批准    2003-06-01实施

方法 2节: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idt IEC 60811-3-2:1985)
  GB/T 2951.8—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4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
              用试验方法 1节: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空气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              ——熔体指数测量方法——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的测             量方法(idt IEC 60811-4-1:1985)
  GB/T 2951.27—1994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腐蚀扩展试验
  GB/T 2951.28—1994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护出外套刮磨试验
  GB/T 2952.1—1989 电缆外护层 总则
  GB/T 3048.12—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局部放电试验(eqv IEC 60885-3:1988)
  GB/T 3048.13—1992 电线电缆 冲击电压试验方法(neq IEC 60230:1996)
  GB/T 3956.27—1997 电缆的导体(eqv IEC 60228:1978)
  GB/T 12706.2—2002 额定电压 1kV(Um=1.2 kV) 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
              及附件 2部分:额定电压6 kV(Um=7.2 kV)30 kV(Um=36 kV)
              电缆(nqv IEC 60502.2:1997)
  GB/T 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eqv IEC 60060-1:1989)
  GB/T 19380.2—2001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1部分:单根绝缘电线或电缆的垂直燃             烧试验方法(idt IEC 60332-1:1993)
  GB/T 18890.2—2002 额定电压 220  kV(Um=252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2
             部分:额定电压220 kV(Um=252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JB/T 8996—1999 高压电缆选择导则(eqv IEC 60183:1984)

3 定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采用下列定义。
3.1 尺寸(厚度、导体截面等)定义
3.1.1 标称值 nominal value
  指定的量值并经常用于表格之中。

 
 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通常标称值引伸出的量值考虑规定公差,通过测量并进行检验。
3.1.2 中间值 median value
  将试验得到的若干数值以递增(或递减)的次序依次排列时,若数值的数目是奇数,中间的那个值为
中间值;若数值的数目是偶数,中间两个数值的平均值为中间值。
3.2 有关试验的定义
3.2.1 例行试验 routine tests
  由制造
方在成品电缆的所有制长度或附件的每个预制缘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2.2 抽样试验 sample tests
  
由制造方按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在取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电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2.3 型式试验 type tests
   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所包含的一种型号电缆系统在供货前进行的试验
以证明其
具有能满足预期使用条件的良好性能。该试验的特点是:除非电缆或附件的材料或设计或制造工艺的改
变可能改变其特性,试验做过以后就不需要重做。
3.2.4 预鉴定试验 prequalification test
  
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所包含的一种型号电缆系统在供货前进行的试验,以证明其 2

 

具有满意的长期性能。
  除非该电缆系统相关的材料、制造工艺、设计和设计水平有实质性改变,预鉴定试验只需要进行一次。
  注:实质性改变定义为可能对电缆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改变。如果有改变而申明不构成实质性改变,供应方应提供包括试验证据的详细情况。
3.2.5 安装后电气试验 electrical tests after installation
  用以证明安装后的电缆系统完好的试验。
3.3 电缆系统 cable system
  电缆系统由电缆和安装在电缆上的附件构成。

4 电压标示和材料

4.1 额定电压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符合U0UUm 标示电缆和附件的额定电压。这些符号的含义由 JB/T 8996
给出。
4.2 电缆绝缘材料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的电缆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混合料列于表
1 中,该表亦规定了采用该绝缘混
合料电缆的导体最高运行温度,此为规定试验条件的依据。
              表1 电缆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混合料

绝缘混合料

导体最高温度/

正常运行

短路(最长时间 5s)

交联聚乙烯(XLPE)

90

250

4.3 电缆外护套材料
  规定下列四种型式的外护套的试验:
  ——以聚氯乙烯为基料的ST1ST2
  ——以聚乙烯为基料的ST3ST7
  外护套型式的选择取决于电缆设计以及运行时机械和热性能的限定。
  注:GB/T 12706.2给出的温度限制不要求应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5 电缆阻水措施

  当电缆系统安装于地下、易积水的隧道或水中时,推荐电缆具有径向不透水阻隔层。
  注:尚不具备径向透水试验条件。
 
 按购买方和制造方之间的协议或按制造方推荐,电缆可以采用纵向阻水结构以免万一电缆在接触水的环境中损伤必需更换大段电缆。

6 电缆特性

  为实施并记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所述的试验,应验明电缆。下列特性应予确知或申明:
6.1 额定电压:应给出U0UUm(4.18.4)
6.2 导体类别、材料和单位为平方毫米的标称截面积。如果导体有纵向阻水结构,明确实现纵向阻水性能的措施实质。如果导体截面积不符合GB/T 3956,应申明导体的直流电阻。
6.3 绝缘的材料和标称厚度(4.2GB/Z 18890.2—20027.2.1)。
6.4 绝缘系统的制造工艺。
6.5 如果屏蔽处有阻水措施,其阻水措施的实质。

6.6 如果有金属屏幕,金属屏幕的材料和结构,例如金属丝根数和单线直径。
  如果有金属套,其材料、结构和标称厚度。
6.7 外护套的材料和标称厚度。
6.8 导体标称外径(d)
6.9 成品电缆标称外径(D)
6.10 导体与金属屏蔽和()金属套间标称电容。

--- 2008-06-19 16:50:59

11

7 附件特性

  为实施并记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所述的试验,应验明附件。下列特性应予确知或申明:
7.1 应对附件内所用的导体连接金具正确地指明以下各点:
  
——安装工艺;
  
——工具、模具和必需的调;
  
——接触表面处理,如果适用;
  
——连接金具的类型、编号和其他识别标志。
7.2 应对要和试验的附件正确标明以下各点:
  
——制造方名称;
   ——附件型式、标号、制造日期或日期代码;
  
——额定电压(见上述6.1);
  
——安装说明书(参照资料和日期)。

8 试验条件

8.1 环境温度
  除非特殊试验另有详细规定,试验应在环境温度(20±15下进行。
8.2 工频试验电压的频率和波形
 
 工频试验电压的频率应为49 Hz61 Hz范围。波形应基本为正弦形。电压值以有效值表示。
8.3 雷电冲击试验电压波形
  按照 GB/T 3048.13,标准雷电冲击电压的波前时间应为 1μs5μs,半波峰时间为40μs60μs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的试验电压为额定电压0的倍数,0值和试验电压应按表2规定。
                  表2 试验电压

1

2

3

4

5

6

7

8

额定电压

 

设备最高
电压

 

m

确定试验电
0

 

0

9.3电压试验

 


电压 时间
25
0

9.212.4.5
局部放电试验

 

1.50

12.4.7热循
环电压试验

 

20

10.11,12.4.8
13.2.4
电冲击电压试

 

10.1112.4.8
雷电冲击电压试
验后电压试验


2
0

kV

kV

kV

kV

kV

kV

kV

kV

kV

220

252

127

318

30

190

254

1 050

254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试验电压是根据假定电缆和附件使用于JB/T 8996定义的A类系统而确定。

9 电缆和预制附件主绝缘的例行试验

9.1 概述
 4

应对每根制造长度电缆和每个预制附件的主绝缘进行下列试验以检验每根电缆和每个预制附件主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这些试验项目的次序由制造方安排而定。
  a)局部放电试验(9.2)
  b)电压试验(9.3)
  c)电缆外护套电气试验(9.4)
  注:预制附件的主绝缘包括与电缆绝缘直接接触并且是附件中控制电场分布所必需而且基本的部件,例如预模制橡胶绝缘件或环氧绝缘件。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起来使用而成为附件的必需的绝缘和屏蔽。
  1)在安装于电缆的预制附件的主绝缘上进行;
  2)主绝缘部件装在专供试验的附件上进行;
  3)采用模拟附件试验装置进行试验,使主绝缘部件所受的电场强度再现实际电场情况。
  2)3)的情况下,应选取试验电压值使得产生的电场强度至少与附件产品上施加 9.29.3 规定试验电压时在该部件上产生的电场强度相同。
9.2
局部放电试验
  应根据GB/T 3048.12对电缆进行局部放电试验,且按 GB/T 3048.12 定义,其灵敏度优于或等于5 pC。附件的试验按相同原则进行。1) 
  试验电压应逐渐升至222 kV(1.75U0) 并保持10 s,然后慢慢地隆至190 kV(1.5U0)
  在190 kV下被试品应无可检测出的放电。
9.3 电压试验
  应在室温下以工频交流电压进行电压试验。
  按照表24栏规定应将导体与金属屏蔽或(或)金属套之间的试验电压逐渐上升至318kV (2.5U0),然后保持30 min
  绝缘应不发生击穿。
9.4 电缆外护套电气试验
    GB/T 2952.1 规定,在金属套和外护套表面导电层之间以金属套接负极施加直流电压 25 kV,
历时1 min,外护套应不击穿,可以在外护套上包覆导电层,也可以将电缆浸入水中进行试验。

 

--- 2008-06-19 16:51:13

12

10 电缆抽样试验

10.1 概述
  下列试验应在代表批的试样上进行。对试验项目b)g)可以将成盘电缆作为试样。
  a)导体检验(见10.4);
  b)导体电阻测量(见10.5);
  c)绝缘和外护套厚度测量(见10.6);
  d)金属套厚度测量(见10.7);
  e)外径测量(见10.8)(如有要求);
  f)XLPE绝缘热延伸试验(见10.9);
  g)电容测量(见10.10);
  h)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和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见10.11);
  i)透水试验(见12.5.12(如适用)
10.2 试验频度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6.5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
</DIV>

1)         IEC 62067出版物规定灵敏度优于或等于10pC

抽样试验项目a)g)应在取自每批相同型号和相同导体截面电缆的同一根电缆上进行试验,但抽样根数应不超过任何合同的电缆根数的10%修约至最接近的整数。
  试验项目h)i)的试验频度应根据协议的质量控制方法。在无此协议情况下,试验应按以下抽样方法进行。

合同总数(单芯长度)L/
km

4L≤20

1

L20

2

10.3 复试
  如果取自任何一根选作试验电缆的试样未通过10章规定的任何一项试验,应在同一批中再从两
根电缆上取试样就原先试样未通过的项目进行试验。如果两个加试的试样都通过试验,该批的其他电缆应认为符合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要求。如果任何一个试样未通过试验,则应判该批电缆为不合格。
10.4 导体检测
  应采用实际可行的检测方法检验导体结构是否符合GB/T 3956的要求。
10.5 导体电阻测量
  整根电缆或从中取出的试样应在试验前置于温度比较稳定试验室内至少 12h。如果怀疑导体与试验室温度不同,应在电缆置于试验室至少 24 以后测量导体电阻。或者可将导体试样放置在温控的
液浴中至少处理1 h后测量电阻。
  应根据 GB/T 3956的公式和系数,将导体直流电阻修正至温度为 20、长度为 1km 的电阻值。
  20 下导体的直流电阻应不超过 GB/T 3956   GB/Z  18890.2—2002 中表 2 规定的相庆的最
大值。
10.6 绝缘和电缆外护套厚度测量
10.6.1 概述
  试验方法应按GB/T 2951.1的规定。
  应从每根选作试验的电缆的一端切除损伤部分(如果必需)取出代表被试电缆的试件。
10.6.2 绝缘要求
  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90%
                 tmin≥0.90tn
  绝缘编心度应不大于8%:1)
                
式中:tmax——绝缘最大厚度,mm
   tmin——绝缘最小厚度,mm
   tn——绝缘标称厚度,mm
  注:tmaxtmin在绝缘同一截面上测得。
  绝缘厚度应不包含导体和绝缘上半导电屏蔽厚度。
10.6.3 电缆外护套要求
  最小测量厚度应不低于标称厚度的85%-0.1mm
                tmintn-0.1+0.15tn
式中:tmin——最小厚度,mm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6.5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
</DIV>

   1IEC 62067出版物规定绝缘偏心度应不大于10%

 6

tn——标称厚度,mm。
  此外包复在基本为光滑表面上的外护套,春测量的平均值按附录 A(标准的附录)修约至一位小
数,应不小于标称值。
  对包复在不规则表面诸如金属丝和(或)金属带屏蔽构成的表面上的外护套没有测量值的平均值的要求。
10.7 金属套厚度测量。
  电缆有铅或铅合金套或铝套,采用下列试验方法。
10.7.1 铅或铅合金套。
  如果电缆具有铅或铅合金套,金属套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95-0.1 mm:
                 tmintn-0.1+0.05tn
  铅套厚度由制造方确定用下列的一种方法测量。
10.7.1.1 窄条法
  应采用测微计进行测量,测微计的两个平面端的直径4 mm~8 mm,测量精度为±0.01 mm。
  应从成品电缆取出一段长约50 mm的铅套试件进行测量。应将试件沿纵向剖开,并小心地展平。在试件作清洁处理后,应沿着铅套圆周,在距展平的铅片边缘不小于 10mm 的够多的点处进行测量,以确保测得最小厚度。
10.7.1.2 圆环法
  应采用测微计进行测量,测微计的一个测量为平面,另一测量头为球面,或一个测量头为平面,另一测量头为宽0.8 mm、长2.4 mm的矩形面。球面测量头或矩形平面测量应置于圆环的内侧。测微计的精度应为±0.01 mm。
  应从试样上小心地切下铅套圆环进行测量。应沿圆环四周足够多的点上测量厚度以确保测得最小厚度。
10.7.2 皱纹铝套1)
  应采用具有半径约3 mm的球面头侧微计进行测量。其精度应为±0.1 mm。
  如果电缆具有铝套,其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85-0.1mm,即:
                tmintn-0.1+0.15tn
  应小心地从成品电缆取宽约50 mm的铝套圆环,对其进行测量。应沿圆环四周足够多点上测量厚度以确保测得最小厚度
10.8 直径测量
  如果购买方要求测量绝缘芯(绝缘和绝缘屏蔽)和(或)电缆外径,应按照GB/T 2951.1-19978.3进行测量。
10.9 XLPE绝缘热延伸试验
10.9.1 步骤
  取样和试验步骤应按照GB/T 2951.5,并采用表6给出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
  应按所采用的交联工艺,在认为交联度最低的绝缘部分制取试片。
10.9.2 要求
  试验结果应符合表6给出的要求。
10.10 电容测量
  应测量导体与金属屏蔽和(或)金属套间的电容。
  测量值应不超过制造方申明的标称值8%。
10.11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6.5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
</DIV>

   1 IEC 62067出版物包括皱纹铝套的平铝套。应在不包括试验附件,长度至少10 m的成品电缆上,于导体温度95100下进行。
  应根据GB/T 3048.13规定的方法施加雷电冲击电压。
  电缆应耐受表2中第7栏给出的电压值的正负极性各10次雷电电压冲击而不击穿。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后电缆试样应经受254 kV(2U0),15 min的工频电压试验,由制造方任选,可在冷却过程中或在室温下进行。绝缘应不发生击穿。

--- 2008-06-19 16:51:44

13

11 附件抽样试验

  在考虑中。

12 电缆系统的型式试验

12.1 概述
  电缆和附件应按制造方的安装说
明书规定进行组装并采用制造方提供等级和数量的材料,包括润
滑剂(如果有)。
  附件外表面应干燥、清洁,但电缆和附件均不应经受制造方安装说明书未规定的任何方式的可能改变组装试样的电气、热或机械性能的处理。
 
 在作12.4.2c)f)项试验时,必须将被试接头加上外保持层。如果能够指明此处保护层不会影响接头绝缘性能,例如没有热机械或有关相容性的影响,就不必加上此外保护层。
  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不规定终端有关环境条件方面的试验。
12.2 型式试验认可范围
  
当某一特定导体截面和结构的额定电压 220 kV 的电缆系统成功地通过型式试验,如果符合下列
全部条件,型式试验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范围内的其他导体截面、相同定额电压和结构的电缆系统亦认可有效。
  注:本文本中相同额定电压等级电缆系统是指具有相同Um(设备最高电),因而试验电压水平相同的电缆系统。
  a)导体截面不大于通过试验电缆的导体截面;
  b)电缆和附件具有和通过试验的电缆系统相同或相似的结构;
  
注:相似结构的电缆和附件是指型式相同、绝缘和半导电屏蔽制造工艺相同的电缆和附件由于导体的种类或材料的差异或者屏蔽绝缘芯上或附件主要色缘上保护层的差异,除非这些差异可能对试验结构有显著影响,电气型式试验不必重复进行。有些情况下,重复进行型式试验中一项或多项试验(例如弯曲试验、热循环试验和(或)相容性试验)可能合适。
  c)导体和绝缘屏蔽上、附件主绝缘部件中和界面上的最大的计算电场强度等于或低于通过试验的电缆和附件的相应值。
  注:假如电压等级相同,且电缆导体截面较小,并且绝缘厚度不小于通过试验的电缆,导体上计算的最大电场强度可以比通过试验电缆的相应值大10%
  除非采用不同的材料生产电缆,取自不同额定电压和(或)导体截面的电缆的试样不需进行电缆组伯的型式试验(见12.5)。然而假如包复在屏蔽绝缘芯上的材料组合不同于原先已经型式试验的电缆的材料组合,可要求重复进行成品电缆的老化试验以检验材料的相容性(见12.5.4)。
  由具有资质的监证机构代表签署的型式试验证书或制造方提供的由有合适资格的官员签署的试验报告或由独立实验室出具的试验证书应认可作为通过型式试验的证明。
12.3 型式试验概要
  
型式试验应包含12.4 规定的成品电缆系统的电气试验和 12.5 规定的电缆组件和成品电缆段适用
的非电气试验。
  除12.4.3规定,电气试验应依次在电缆系统的一根试样上进行。
  
电缆组件和成品电缆段的非电气试验汇总于表 3,并指出各项试验适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和

 8

各种外护套材料。燃烧试验仅当制造方希申明以通过此项试验为其电缆的设计特点时才要求进行。
           表3 电缆绝缘和外护套混合料非电气型式试验

混合料代号(4.24.3)

外护套

XLPE

ST1

ST2

ST3

ST7

结构检查
通水试验1

采用各种外护套材料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均适用

机械性能(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a)老化前
  b)空气烘箱老化后
  c)成品电缆老化后(相容性试验)
高温压力试验
低温性能
  a)低温拉伸试验
  b)低温冲击试验
空气烘条失重试验
热冲击试验
热延伸试验
碳黑含量2
燃烧试验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对制造方申明电缆设计具有纵向透水阻隔结构时,要做此项试验。
  2)仅对黑色外护套。
  3)仅当制造方希申明符合电缆设计时有要求。
  注:“×”表示要作型式试验。

--- 2008-06-19 16:52:48

14

12.4 成品电缆系统的电气型式试验
  不包括附件长度的成品电缆试样长度至少10 m。在一个或几个成品电缆试样上进行12.4.2 中所列的试验。成品电缆试样数取决于试验的附件种类数。
  附件之间电缆的最短净长应为5 m
 
 除12.4.3规定外,12.4.2所列的全部试验应依次施加于同一试样。附件应在电缆经弯曲试验后安装。每种附件应有一个试样进行试验。
  12.4.10所述的半导电屏蔽电阻率测量应一未经上述试验的试样上进行。
12.4.1 电气型式试验用电缆的绝缘厚度检查。
  
电气型式试验前,应在用于试验的电缆段上取代表性试件, GB/T 2951.1—1997 8.1 规定的
方法测量绝缘厚度以检查绝缘厚度是否过分超过标称值。
  如果绝缘平均厚度不超过标称厚度5%,试验电压应为按该电缆的额定电压确定的正常值。
  如果绝缘平均厚度超过标称厚度5%但不超过15,应调整试验电压确定的正常值时产生的电场强度等于绝缘厚度为标称值且试验电压为按该电缆的额定电压确定的正常值时产生的电场强度。
  用于电气型式试验电缆的绝缘平均厚度应不超过标称值15%。
12.4.2 试验顺序
  a)电缆弯曲试验后安装附件并在室温下进行局部放电试验(见12.4.412.4.5);
  b)tgδ测量(见12.4.6);
  c)热循环电压试验(见12.4.7);
  
d)室温和高温下局部放电试验(见12.4.5,试验应在上述c)项最后一次循环后进行,或在下述e)项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后进行);
  e)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工频电压试验(见12.4.8);

f)局部放电试验(如果上述d)项试验未进行;
  g)直埋接头外保护层试验(见附录D);
  h)结束上述试验后应检验包含电缆和附件的电缆系统。
  g)项试验应在通过c)热循环电压试验的接头上进或在至少通过三次热循环的分开试验的接
头上进行(见附录D)。
  注:如果电缆和接头运行中不遭受潮湿环境(例如非直接埋地工非间断或连续浸水),g)项试验可以免除。
12.4.3 特殊条款
  上述b)项试验可以用未经12.4.2列出其余试验的电缆试样并安装特殊的试验终端进行。
12.4
.4 弯曲试验
  室温下电缆试样应绕试验圆柱体(例如电缆盘筒体)至少弯曲一整圈。然后应复位,并反方向弯曲试样,重复此过程。
  此反复弯曲应总共进行三次。
  试验圆柱体直径对铅、铅合金和皱纹合金属套电缆应不大于25(d+D)+5。其中为导体标称直
径,mmD为电缆标称外径,mm
  弯曲试验结束后应将附件安装在电缆上。此组装试样应在室温下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并应符合12.4.5规定要求。
12.4.5 局部放电试验
  应根据GB/T 3048.12进行试验,其灵敏度为5 pC或优于5 pC
  试验电压应逐渐升至222 kV(1.75U0)并保持10 s,然后缓慢地降低至190 kV(1.5U0)
  对高温下局部放电试验,组装试样在导体温度 95100 下进行试验,导体温度应在此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至少保持2 h。组装试样在190 kV下应无可检测出的放电。
12.4.6 tgδ测量
  应采用适当方法加热试样。采用测量导体电阻或采用放置在屏蔽或金属套表面热电偶测温或以相同加热方法,用放置在另一相同电缆试样的导体中热电偶测温方法确定导体温度。
  应加热试样使导体温度达到95100
  在工频电压127 kV(U0)及上述规定温度下测量tgδ,测量值应不超过8×10-41
12.4.7 热循环电压试验
  电缆应弯成U形,其弯曲直径按12.4.4规定。
  用导体电流加热组装试样至电缆导体温度达到95100
  如果因为实际原因,不可能仅靠导体电流加热,可以在金属屏蔽和()金属套通过电流作附加加热或采用保温层或外部加热措施。
  至少加热 8h。每个加热周期导体温度应在上述温度范围内至少保护 2h。随后应自然冷却至少16h
至导体温度为环境温度以上 15 围以内,最大不超过 45。应记录每个加热周期最后 2h 的导体
电流。
  此加热和冷却循环应进行20次。
  在全部试验过程中,应对组装试样放加254 kV(2U0)电压。
  组装试样应在最后一次热循环后或在12.4.8所述的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后,在高温和室温下按12.4.5规定符合局部放电试验要求。
12.4.8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和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
  应在导体温度为95100下对组装试样进行试验。导体温度应在此温度范围内至少保持2 h
  应按GB/T 3048.13方法施加雷电冲击试验电压。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6.5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
</DIV>

   1IEC 62067出版物规定tgδ值应不超过10×10-4。组装试样应耐受表27栏给出值的正负极性各10次雷电电压冲击不击穿或闪络。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一组装试样应经受 254 kV(2U0),15min 的工频电压试验。由制造方任,试验可在冷却过程中或室温下进行。应不发生绝缘击穿或闪络。
  如果原先按12.4.7规定的热循环电压试验结束时未进行曲局部放电试验,组装试样就在高温和室温下按12.4.5规定,符合局部放电试验要求。
12.4
.9 检验
  用肉眼检验含电缆和附件的电缆系统,应无可能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劣化迹象(例如电气品质降低、泄漏、腐蚀或有害的收缩)。
12.4.10 半导电屏幕电阻率
  挤包于导体和绝缘上的半导电屏蔽的电阻率应从制成后未经处理或运行的电缆试样的绝缘芯取试
件和已经受按12.5.4规定作组件材料相容性试验的老化处理的电缆试样绝缘芯取试件进行测定
12.4.10.1 步骤
  试验步骤应按照附录B(标准的附录)。
  应在90±2温度范围内进行测量。
12.4.10.2 要求
  老化前后的电阻率应不超过以下值:
  导体屏蔽:1 000Ω·m
  导体屏蔽:500Ω·m
12.5 电缆组件和成品电缆段的非电气型式试验
12.5.1 电缆的结构检查
  导体检验和绝缘、外护套与金属套厚度测量应根据并符合10.410.610.7给出的要求。
12.5.2 确定老化前后绝缘的机械性能试验
12.5.2.1
取样
  试件取样和制备应按GB/T 2951.1—19979.1进行。

--- 2008-06-19 16:53:05

15

12.5.2.2 老化处理
  老化处理应按GB/T 2957.2—19978.1并在表4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试验项目和试验条件
(混合料代号见4.2

性能要求

XLPE

0
1
1.1
1.2
2
2.1

2.2

2.3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老化前(GB/T 2951.1—19979.1)
最小抗张强度
最小断裂伸长率
空气烘箱老化后(GB/T 2951.2—19978.1)
处理条件:温度
     温度偏差
     持续时间
抗张强度
 a)老化后最小值
 b)最大变化率1)
断裂伸长率
 a)老化后最小值
 b)最大变化率1)

N/mm2



d

N/mm2


90

12.5
200

135
±3
7


±25


±25

  1)变化率:老化后得出中间值与老化前得出中间值的差除以后者,以百分率表示。

--- 2008-06-19 16:54:19

16

12.5.2.3 预处理和机械性能试验
  预处理和机械性能测试应按GB/T 2951.1—19979.1进行。
12.5.2.4 要求
  老化前和老化后试件的试验结果应符合表4给出的要求。
12.5.3 确定老化前后外护套机械性能试验
12.5.3.1
取样
  试件取样和制备应按GB/T 2951.1—19979.2进行。
12.5.3.2 老化处理
  老化处理应按GB/T 2951.2—19978.1并在表5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12.5.3.3 预处理和机械性能试验
  预处理和机械性能测试应按GB/T 2951.1—19979.2进行。
12.5.3.4 要求
  老化前和老化后试件的试验结果应符合表5给出的要求。
          表5 电缆外护套混合料机械特性试验要求(老化前后)

试验项目和试验条件
(混合料代号见4.3

单位

ST1

ST2

ST3

ST7

1
1.1
1.2
2
2.1

2.2

2.3

3
3.1

老化前(GB/T 2951.1—19979.2)
最小抗张强度
最小断裂伸长率
空气烘箱老化后(GB/T 2951.2—19978.1) 处理条件:温度
     温度偏差
     持续时间
抗张强度:
 a)老化后最小值
 b)最大变化率1
抗张强度:
 a)老化后最小值
 b)最大变化率
高温压力试验(GB/T 2951.6—19978.2)
试验温度
温度偏差

N/mm2
%



d

N/mm2
%

%
%


12.5
150

100
±2
7

12.5
±25

150
±25

80
±2

12.5
150

100
±2
7

12.5
±25

150
±25

90
±2

10.0
300

100
±2
10


300


12.5
300

100
±2
10


300

110
±2

  1)变化率:老化后得出中间值与老化前得出中间值的差除以后者,以百分率表示。

12.5.4 检验材料相容性的成品电缆段老化试验
12.5.4.1 概述
  应进行成品电缆段老化试验以检验绝缘、挤包半导电层和外护套是否由于电缆中其他组件相接触而过分劣化。
  此项试验适用于所有型式的电缆。
12.5.4.2 取样
  绝缘和外护套试样应从GB/T 2951.2—19978.1.4所述的成品电缆上取样。
12.5.4.3 老化处理
  电缆段的老化处理应按GB/T 2951.2—19978.1.4,在空气烘箱中按以下条件进行:
  温度:(100±2
  时间:7×24 h
12.5.4.4 机械性能试验
  
应按 GB/T 2951.2—1997 8.1.4 所述制备取自老化电缆段的绝缘和外护套的试件,并进行机械
 12

机械性能试验。
12.5.4.5 要求
  老化后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中间值与老化前得出的相应值(12.5.212.5.3)的变化率应不超过表4给出适用于绝缘经空气烘箱老化后试验值以及表5给出适用于外护套经空气烘箱老化后试验值。
12.5.5 ST2型聚氯乙烯外护套失重试验。
12.5.5.1
步骤
  ST2型外护套的失重试验应按GB/T 2951.7—19978.2所述在表8给出的条件下进行。
           表6 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混合料热延伸试验要求

混合料代号(4.2)

XLPE

热延伸试验(GB/T 2951.5—19979章)
处理条件:空气烘箱温度
     温度偏差
     负荷时间
     机械应力
负荷下最大伸长率
冷却后最大永久伸长率

 



min
N/cm
2
%
%

 

200
±3
15
20
175
15

--- 2008-06-19 16:55:11

17

          表7 电缆热塑性聚乙烯混合料的碳黑含量试验要求

混合料代号(4.3)

单位

ST3

ST7

碳黑含量(仅对黑色外护套)
(GB/T 2951.8—1997
中第11)
标称值
偏差

 

%
%

 

2.5
±0.5

 

2.5
±0.5

          表8 电缆PVC外护套混合料特性试验要求

序号

试验项目和试验条件
(混合料代号见4.3

单位

性能要求

ST1

ST2

1
1.1

 

1.2
2

2.1

2.2

3
3.1

3.2

空气烘箱失重(GB/T 2951.7—19978.2)
处理条件:
  温度
  温度偏差
  持续时间
最大允许失重
低温性能1(GB/T 2951.4—1997中第8)
试验在未经先前老化下进行
哑铃片的低温拉伸试验
  试验温度
  温度偏差
低温冲击试验
  试验温度
  温度偏差
热冲击试验(GB/T 2951.6—19979.2)
  试验温度
  温度偏差
  试验时间

 



d
mg/cm2

 





h

 




 

-15
±2

-15
±2

150
±3
1

 

100
±2
7
1.5

 

-15
±2

-15
±2

150
±3
1

  1)因气候条件,可以采用更低的试验温度。

12.5.5.2 要求
  试验结果应符合表8给出的要求。
12.5.6 外护套高温压力试验
12.5.6.1
步骤
  ST1ST2 ST7 外护套的高温压力试验应按 GB 2951.6—1997 8.2 所述,采用该试验方法和表5的试验条件进行。
12.5.6.2 要求
  试验结果应符合GB/T 2951.6—19978.2给出的要求。
12.5.7 聚氯乙烯外护套(ST1ST2)的低温试验
12.5.7.1 步骤
  ST1ST2的低温试验应按GB/T 2951.4—19978章,采用表8给出的试验温度进行。
12.5.7.2 要求
  试验结果应符合 GB/T 2951.4—1997 8章给出的要求。
12.5.8 聚氯乙烯外护套(ST1ST2)热冲击试验
12.5.8.1 步骤
  ST1 ST2 外护套的热冲击试验应按 GB/T 2951.6—1997 9.2,且试验温度和时间根据表 8
进行
12.5.8.2 要求
  试验结果应符合 GB/T 2951.6—19979.2给出要求。
12.5.9 XLPE绝缘热延伸试验
  XLPE绝缘应经受10.9所述的热延伸试验,采用表6给出的试验条件并应符合表6给出的要求。
12.5.10 黑色聚乙烯外护套碳黑含量测量
12.5.10.1 步骤
  ST1 ST2 外护套的碳黑含量应按 GB/T 2951.8 所述的取样和试验步骤作测量。
12.5.10.2 要求
  试验结果应符合表7给出的要求。
12.5.11 燃烧试验
  如果电缆有 ST1 ST2 外护套,且如果制造方希申明电缆的特殊设计符合要求,应在成品电缆的
试样上按照 GB/T 18380.1 进行燃烧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GB/T 18380.1给出的要求。
12.5.12 透水试验
  具有纵向阻水结构的电缆应进行透水试验。此项试验目的为满足埋地电缆的要求而不是用于如海
底电缆这种结构的电缆。
  此试验适用于下列电缆结构:
  a)具有防止沿绝缘屏蔽外表面与径向不透水阻隔层之间的间隙纵向透水的阻隔结构;
  b)具有防止沿导体纵向透水的阻隔结构。
  试验设备、取样、试验步骤和要求应按照附录C(标准的附录)的规定。
12.5.13 绝缘层微孔、杂质和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界面微孔、突起试验1)
  应按附录E(标准的附录)规定进行测试,试验结果应符合以下要求:
  a)成品电缆绝缘中应无大于 0.05mm 的微孔;大于 0.025mm,小于、等于0.05mm的微孔换算到每10cm3体积中微孔数应不超过18个;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6.5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
</DIV>

  

112.5.13条试验要求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
--- 2008-06-19 16:55:48

18

14

b)成品电缆绝缘中应无大于0.125mm的不透明杂质。大于0.05mm,小于、等于0.125 mm的不透明杂质换算到每10 cm3体积中不透明杂质数应不超过6个;
  c)成品电缆绝缘中应无大于0.16 mm的半透明深棕色杂质;
  d)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界而应无大于0.05 mm的微孔;
  e)导体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界面应无大于 0.08mm进入绝缘层的突起和大于 0.08mm 进入半
导电屏蔽层的突起;
  f)绝缘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界面应无大于0.08 mm进入绝缘层的突起和大于 0.08mm 进入半导电屏蔽层的突起。
12.5.14 外护套刮磨试验
  12.4.4弯曲试验后的试样应按 GB/T 2951.28 规定方法进行外护套刮磨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GB/T 2952.1—19898.3.4的要求。
12.5.15 铝套腐蚀扩展试验
   12.4.4 弯曲试验后的试样应按 GB/T 2951.27 规定方法进行腐蚀扩展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
GB/T 2952.1—1989
8.3.3的要求。

13 电缆系统的预鉴定试验

13.1 预鉴定试验认可范围
  
当额定电压220 kV电缆系统成功地通过预鉴定试验,制造方就具有供应额定电压 220 kV 电缆系
统的合格资格,只要绝缘屏蔽上计算电场强度等于或低于通过试验的电缆系统的相应值。
  注:推荐采用较大导体截面电缆进行预鉴定试验以包含热机械方面效应。
  由具有资质的监证机构代表签署的试验证书或由制造方给出并由具有合适资格的官员签署的试验报告或独立试验室出具的试验证书均应认可作为通过预鉴定试验的证明。
13.2 成品电缆系统的预鉴定试验
 
 预签定试验应包含在约 100 m 长实样尺寸的成品电缆系统上进行的电气试验,电缆系统含每种附
件至少1件。试验的正常顺序应为:
  a)热循环电压试验(13.2.3)
  b)电缆试样雷电冲击电压试验(13.2.4)
  c)结束上述试验后电缆系统的检验(13.2.5)
  注:如果已进行过替代的长期试验并能表明具有满意的运行经验,预鉴定试验可以免除。
13.2.1 预鉴定试验用电缆的绝缘厚度检查
 
 预签定试验前,应按照 GB/T 2951.1—1997 8.1 规定方法测量绝缘厚度,在用作预鉴定试验的电缆上取代表性试件,以检查绝缘厚度是否过分超过标称值。
  绝缘厚度要求如12.4.1所给出。
13.2.2 试验布置
  电缆和附件应按制造方说明规定方法进行安装,
用所提供的等级和数量的材料,包括润滑剂(如果有)
  
试验的布置应代表安装设计的状况,例如刚性固定、柔性固定和过渡区安装埋地和空气中安装。特别应注意附件的热机械方面状况。
 
 各试验部分之间及试验时环境条件会有改变,但认为环境条件并无重要影响。8.1规定的环境温度限制不必采用。
13.2.3 热循环电压试验
  
采用导体电流加热组装试样直到电缆导体温度达到90℃95℃。试验过程中因环境温度变化要求调节导体电流。

应选择加热设施,使得远离附件的电缆导体温度达到上述规定温度。
  至少应加热8 h。每个加热周期内应在上述温度范围内至少保持2h。随后至少应自然冷却16 h
  在整个试验期间 8 760 h 内,应对组装试样施加电压 1.7 U0 和热环。加热冷却循环至少应进行180次。
  试验期间应不发生击穿。
13.2.4 电缆试样的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应从组装试样上制取最短有效总长为 30 的一根或多根电缆试样,在导体温度 9095 下进
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导体温度应在此温度范围内至少保持2 h
  注:作为替代,试验可在整个组装试样上进行。
  应按照GB/T 3048.13给出的步骤施加雷电冲电压。
  电缆试样应耐受表27栏给出数值的正负极性各10次雷电电压冲击而不发生击穿。
13.2.5 检验
  目测检验电缆和附件的电缆系统,应无可能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劣化迹象(例如电气品质降低、潮
气侵入、泄漏、腐蚀或有害收缩)

14 安装后电气试验

  电缆和其附件安装完成后,在新的电缆线路上进行试验。
  推荐采用按14.1的外护套试验和(或)按14.2的绝缘交流电压试验。当电缆线路仅按14.1 作了外护套实验,根据购买方和承包方协议,附件安装的质量保持程序可以代替绝缘试验。
14.1 外护套直流电压试验
  电缆金属套或同心金属线或金属带屏蔽对地间施加直流电压10 kV,时间1 min
  为使试验有效,外护套外表面必须与地良好接触。外护套上导电层有助于达到此要求。
14.2 绝缘交流电压试验
  应经购买方和承包方协商同意施加交流电压。电压波形应基本为正弦形,频率应为20 Hz300 Hz。应根据实际试验条件,施加180 kV216 kV(1.7 U0)交流电压,时间为1 h
  作为替代,可施加127 kV(U0)交流电压,时间24 h
  注:对于已运行的电缆线路,可采用较低电压和()较短时间进行试验。应考虑运行时间、环境条件、击穿经历及试验目的,经协商确定试验电压和时间。
WL1986 --- 2008-06-19 20:34:00

19

楼主精神可佳。。。

qinys --- 2008-06-20 11:58:49

20

完了没有?

 

--- 2008-06-20 12:56:50

21

还没呢

一会有空了再传

累了

休息一下

--- 2008-06-20 12:57:39

22

下面是第三部分
--- 2008-06-20 12:58:23

23

1 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的额定电压22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的基本结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验收规则、包装和贮运。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额定电压 220 kV 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户外终端、气体绝缘终端
GIS终端)、油浸终端、直通接头和绝缘接头。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T 468—1997 电工用铜线锭
  GB 772—1987 高压绝缘子瓷件 技术条件(eqv IEC 60137:1995)
  GB/T 3048.8—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交流电压试验

  
GB/T 3048.12—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局部放电试验(eqv IEC 60885-3:1988)
  GB/T 3048.13—1992 电线电缆冲击电压试验方法(neq IEC 60230:1966)
  GB/T 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T 7354—1987 局部放电测量
  GB/T 11604—1989 高压电器设备无线电干扰测试方法(eqv IEC 600181983)
  GB/T 12464—1990 普通木箱

 
 GB/T 1296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eqv IEC 60060-1:1989)
  IEC 60589—1986 额定电压72.5 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的电缆连接装置
  GB/Z 18890.1—2002
额定电压 220 kV(Um=252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1
            部分:额定电压 220 kV(Um=252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
</DIV>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2002-11-25批准     2003-06-01实施

 32

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求

  GB/Z 18890.22002 额定电压220 kV(Um=252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2

           部分:额定电压220 kV(Um=252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3 定义

 

  除采用GB/Z 18890.1有关定义外,以下定义适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3.1 户外终端 outdoor termination

  在受阳光直接照射或暴露在气候环境下或二者都存在的情况下使用的终端。

3.2 气体绝缘终端(GIS终端) SF6 gas immersed termination(GIS termination)

  安装在气体绝缘封闭开关设备(GIS)内部以六氟化硫(SF6)气体为外绝缘的气体绝缘部分的电缆

终端(以下简称GIS终端)

3.3 油浸终端 oil immersed termination

  安装在油浸变压器油箱内以绝缘油为外绝缘的液体绝缘部分的电缆终端。

3.4 直通接头 straight joint

  连接两根电缆形成连续电路的附件。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特指接头的金属外壳与被连接电缆的金属屏蔽和绝缘屏蔽在电气上连续的接头。

3.5 绝缘接头 sectionalizing joint

  将电缆的金属套、金属屏蔽和绝缘屏蔽在电气上断开的接头。

3.6 预制附件 pre-fabricated accessories

  以具有电场应力控制作用的预制橡胶元件作为主要绝缘件的电缆附件。

3.7 组合预制绝缘件接头 composite type pre-fabricated joint

  采用预制橡胶应力锥及预制环氧绝缘件现场组装的接头。

3.8 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接头 pre-moulded joint

  采用单一预制橡胶绝缘件的接头。

 

4 附件特性

 

4.1 一般要求

  应按照GB/Z 18890.120027章要求,确知并申明附件特性。

4.2 附件的确定电压和正常运行时最高温度、短路温度与 GB/Z 18890.22002 4.1 4.2对电缆

的规定相一致。

4.3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的户外终端的正常使用条件为海拔高度不超高 1 000 m。对于海拔高度超

1 000m,但不超过 4 000m安装使用的户外终端,在海拔不高于 1 000m地点试验时,其试验电压应按 GB 311.11997 3.4的规定将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的试验电压乘以海拔校正因数Ka,并按此要求相应提高户外终端的外绝缘的绝缘水平。

                     Ka=

 

 

式中:H —— 户外终端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m。

4.4 GIS终端工作气压

   GIS终端外绝缘的SF6气体在20℃下的设计工作压力(表压)最大为0.70MPa,最小为0.25MPa

 

 

5 附件的型号和命名

 

5.1 代号

5.1.1 系列代号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 YJ

5.1.2 附件代号

  户外终端 ……………………………………………………………………………………… ZW

  GIS终端 ……………………………………………………………………………………… ZG

  油浸终端 ……………………………………………………………………………………… ZY

  直通接头 ……………………………………………………………………………………… JT

  绝缘接头 ……………………………………………………………………………………… JJ

5.1.3 内绝缘代号

5.1.3.1 预制终端内绝缘

  含液体绝缘填充剂 …………………………………………………………………………… C

  干式绝缘 ……………………………………………………………………………………… G

  六氟化硫(SF6)充气绝缘 …………………………………………………………………… Q

5.1.3.2 预制接头绝缘

  组合预制橡胶绝缘料 ………………………………………………………………………… Z

  整体预制橡胶绝缘料 ………………………………………………………………………… I

5.1.4 终端外绝缘污秽等级

  外绝缘污秽等级符合GB/T 5582规定。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采用以下代号:

  Ⅰ级(最小爬电比距16 mm/kV)……………………………………………………………… 1

  Ⅱ级(最小爬电比距20 mm/kV)……………………………………………………………… 2

  Ⅲ级(最小爬电比距25 mm/kV)……………………………………………………………… 3

  Ⅳ级(最小爬电比距31 mm/kV)……………………………………………………………… 4

5.1.5 接头保护合和外保护层

  无保护盒 ……………………………………………………………………………………… 0

  玻璃钢保护盒含防水浇注剂 ………………………………………………………………… 1

  绝缘铜壳 ……………………………………………………………………………………… 2

5.2 型号组成

       

  附件型号和名称见表1

1 附件型号及名称

主型号 含副型号

YJZWC YJZWC1

YJZWC2

YJZWC3

YJZWC4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含绝缘填充剂户外终端,外绝缘污秽等Ⅰ级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含绝缘填充剂户外终端,外绝缘污秽等Ⅱ级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含绝缘填充剂户外终端,外绝缘污秽等Ⅳ级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含绝缘填充剂户外终端,外绝缘污秽等Ⅲ级

YJZWQ YJZWQ1

YJZWQ2

YJZWQ3

YJZWQ4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SF6充气绝缘户外终端,外绝缘污秽等Ⅰ级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SF6充气绝缘户外终端,外绝缘污秽等Ⅱ级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SF6充气绝缘户外终端,外绝缘污秽等Ⅳ级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SF6充气绝缘户外终端,外绝缘污秽等Ⅲ级

YJZGC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含绝缘填充剂GIS终端

YJZGG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干式绝缘GIS终端

YJZYC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含绝缘填充剂油浸终端

YJZYG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干式绝缘油浸终端

YJJTI YJJTI0

YJJTI1

YJJTI2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电缆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直通接头,无保护盒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电缆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直通接头,玻璃钢保护盒防水浇注剂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电缆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直通接头,绝缘铜壳保护盒

YJJTZ YJJTZ0

YJJTZ1

YJJTZ2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电缆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直通接头,无保护盒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电缆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直通接头,玻璃钢保护盒防水浇注剂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电缆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直通接头,绝缘铜壳保护盒

YJJJI YJJJI0

YJJJI1

YJJJI2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电缆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直通接头,无保护盒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电缆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直通接头,玻璃钢保护盒防水浇注剂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电缆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直通接头,绝缘铜壳保护盒

YJJJZ YJJJZ0

YJJJZ1

YJJJZ2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电缆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直通接头,无保护盒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电缆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直通接头,玻璃钢保护盒防水浇注剂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电缆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直通接头,绝缘铜壳保护盒

 

--- 2008-06-20 12:58:45

24

5.3 产品表示方法

  产品用型号、规格(额定电压、相数、适用电缆截面)及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编号表示。

示例:

  a)导体标称截面800 mm222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含绝缘填充剂单相户外终端,外绝缘污秽

等级Ⅰ级,表示为:

  YJZWC1  127/220  1×800  GB/Z  18890.32002

  b)导体标称截面1 000mm222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干式绝缘单相GIS终端表示为:

  YJZGG  127/220  1×1 000  GB/Z 18890.32002

  c)导体标称截面1 200 mm222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绝缘接头,玻璃钢

外壳内含防水浇注剂,表示为:

  YJJJI1  127/220  1×1 200  GB/Z 18890.32002

--- 2008-06-20 12:59:36

25

6 技术要求

 

6.1 导体连接杆和导体连接管

6.1.1 导体连接杆和导体连接管应采用GB/T 468规定的铜材制造,并经退火处理。

6.1.2 导体连接杆和导体连接管表面应光滑、清洁,应无损伤和毛刺。

6.1.3 导体连接杆和导体连接管的压接连接件性能应符合11.6规定的试验要求。

6.2 金具

6.2.1 附件金具应采用非磁性金属材料。

6.2.2 附件的密封金具应具有良好的组装密封性和配合性,不应有组装后赞成泄漏的缺陷,如划伤、凹痕等。密封性能应符合9.2规定的要求。

6.3 密封圈

  附件用密封圈应与相接触的材料相容,并能在附件正常运行的最高温度下长期使用。

6.4 橡胶应力锥和橡胶绝缘件。

6.4.1 橡胶应力锥和橡胶绝缘件的绝缘料和半导电料推荐采用符合附录A(提示的附录)的材料。

6.4.2 橡胶应力锥和橡胶绝缘件应无气泡、焦烧物和其他有害杂质,其内外表面应光滑,应无伤痕、裂痕和突起物。绝缘与半导电屏蔽的界面应结合良好,应无裂纹和剥离现象。半导电屏蔽应无有害杂质。

6.5 环氧预制件和环氧套管

6.5.1 环氧树脂混合料推荐采用符合附录B(提示的附录)的材料。

6.5.2 环氧预制件和环氧套管内外表面应光滑,有无害杂质、气孔。绝缘与预埋金属嵌件结合良好,无裂纹、变形等异常情况。

6.5.3 环氧套管的密封性能应符合9.2规定的要求。

6.6 瓷套

  应按终端外绝缘污秽等级要求选用瓷套。瓷套应符合GB 772的要求。

6.7 液体绝缘填充剂
 
 液体绝缘填充剂应与绝缘材料相容。由于 220 kV 终端的工作电场强度较高,对乙丙橡胶应力锥终
端推荐采用经真空去气的低粘底硅油作为液体绝缘填充剂,但对 220 kV 乙丙橡胶应力锥户外终端,除
购买方另有要求外,制造方可以采用不经真空去气处理的低粘度硅油或高粘度硅油或聚异丁烯作为液
体绝缘填充剂。对220 kV硅橡胶应力锥终端推荐采用聚异丁烯作为液体绝缘填充剂,亦可采用高粘度硅油作为液体绝缘填充剂。
  推荐采用符合附录C(提示的附录)要求的硅油作为液体绝缘填充剂。
6.8 防水浇注剂
  
推荐聚氨酯混合物作为接头保护盒的防水浇注剂。浇注剂应具有良好的防水密封性能,并对周围材料无有害作用。浇注剂应对环境无污染。
6.9 GIS终端与GIS连接配合要求
  GISX 终端与
GIS 的安装连接尺寸配合要求应符合IEC 60859的规定。
6.10 附件产品
  附件产品和其主要部件的试验要求由第7章规定。

--- 2008-06-20 13:00:00

26

7 附件检验

  附件的检验分例行试(代号为R)抽样试验(代号为S)型式试验(代号为T)和预鉴定试(
号为P)如表2 所示。当购买方有要求时,还需进行附加试验(代号为A)各类试验的试验项目、试验要求由第89101112章规定。

2 附件的检验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

<DIV align=center>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要求

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密封金具、瓷套及环氧套管压力泄漏和真空漏增试验
预制件局部放电试验
预制件电压试验
室温下局部放电试验
热循环电压试验

室温和高温下局部放电试验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工频
电压试验
附件试验检验

直埋接头外保护层浸水电压试验

导体连接杆和导体连接管的压接
连接件性能试验
组装附件压力泄漏及真空漏增试

户外终端淋雨工频耐压试验

户外终端无线电干扰试验
预鉴定试验的热循环电压试验
预鉴定试验结束后试样检验

9.2

9.3
9.4
GB/Z 18890.1—2002
12.4.5
GB/Z 18890.1—2002
12.4.7

GB/Z 18890.1—2002
12.4.5
GB/Z 18890.1—2002
12.4.8

GB/Z 18890.1—2002
12.4.9

GB/Z 18890.1—2002
中附录
D

11.6

11.5

11.4.1

11.4.2
GB/Z 18890.1—2002
13.2.3
GB/Z 18890.1—2002
13.2.5

R

R
R
T
T

T
T

T

T

T

T

A

A
P
P

9.2

GB/T 7354
GB/T 3048.8
GB/T 3048.12
GB/T 18890.1—2002
12.4.7
GB/T 3048.12
GB/T 3048.13

GB/T 3048.8
GB/T 18890.1—2002
12.4.9
GB/Z 18890.1—2002
中附录
D
在考虑中

11.5

GB/T 3048.8
GB/T 16927.1
GB/T 11604
GB/T 3048.8
肉眼检验

</DIV>


8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按GB/Z 18890.1—20028章规定。

--- 2008-06-20 13:00:31

27

9 附件例行试验


9.1 一般规定
  附件的例行试验包括以下项目
  a)密封金具、瓷套和环氧套管的密封试验(9.2)
  b)预制附件的部件主绝缘电气试验:
  1)橡胶应力锥和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局部放电试验(9.3)
  2)橡胶应力锥和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电压试验(9.4)
9.2 密封金具、瓷套和环氧套管的压力泄漏和真空漏增试验
  试验装置应将密封金具、瓷套或环氧套管两端密封。
  制造方可根据适用条件任选9.2.19.2.2规定的一种方法进行试验。

9.2.1 压力泄漏试验
  室温下对试件加以(0.20±0.01) MPa 表压气压,保持1 h。任选浸水检验或密封面上涂肥皂水检
验,应无气体逸出迹象。试验装置应有防爆安全措施。亦可施加相同水压,保持1h,在密封面上涂白垩粉,应无水渗出迹象。
9.2.2 真空漏增试验
  
在室温下,将试件抽真空至残压约67Pa,然后关闭试件与真空泵间的阀门,经0.5 h压力漏增应不超过67Pa

9.3 局部放电试验
  橡胶应力锥和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的局部放电试验应符合 GB/Z 18890.1—2002 9.1 9.2
要求。

9.4 电压试验
  橡胶应力锥和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的电压试验应符合GB/Z 18890.1—20029.19.3的要求。

10 附件抽样试验

  在考虑中。

11 附件的型式试验

11.1 概述
  附件的型式试验包括以下项目:
11.1.1 电气型式试验
  
a)附件与电缆组成的系统的电气型式试验(11.2)
  b)直埋接头外保护层的浸水热循环和电压试验(11.3)
  c)
当购买方有要求时进行的附加的户外终端淋雨工频电压试验(11.4.1)和无线电干扰试验(11.4.2)
11.1.2 组装附件压力泄漏试验和真空漏增试验(11.5)
11.1.3 导体连接杆和导体连接管压接连接件性能试验(11.6)
11.2 附件和电缆组成系统的电压型式试验
  
参照附录C(提示的附录)安装附件电缆系统。应按 GB/Z 18890.1—2002 12.112.212.4
进行电气型式试验,并应符合规定要求。
11.3 直埋接头外保护层浸水热循环和电压试验
  直埋接头外保护层热循环和电压试验应按GB/Z 18890.1—2002中附录D(标准的附录)进行试验,并符合规定要求。
11.4 附加试验
11.4.1 户外终端淋雨工频电压试验
 
 户外终端度样在淋雨状态下,施加工频电压460 kV1 min,终端应不闪络或击穿。淋雨条件采用GB/T 16927.1的规定。
11.4.2 户外终端无线电干扰试验
  
户外终端试样在140 kV(1.1U0)工频电压下, 1MHz 的无线电干扰电压应不超过 500μV 。试验
方法按照GB 11604的规定。
11.5 组装附件压力泄漏试验和真空漏增试验
11.5.1 压力泄漏试验
  
附件试样组装后,在室温下充以(0.20±0.01)MPa表压气压保持 1 h。在密封面上涂肥皂水检验,
应无气体逸出迹象。试验装置应有防爆安全措施。试验说可加以相同水压,保持1h,在密封面上涂白垩粉,应无水渗出迹象。
11.5.2 真空漏增试验
 
 附近试样组装后在室温下抽真空至残压约67 Pa,然后关闭试样和真空泵网阀门,0.5 h,压力漏增应不超过67 Pa
11.6 导体连接杆和导体连接管的压接连接件性能试验
  试验方法和试验要求在考虑中。

12 附件和电缆组成系统的预鉴定试验

  附件和电缆组成系统的预鉴定试验应按GB/Z 18890.1—200213章进行试验,并符合规定要求。

13 产品标志

13.1 产品标志
  应在终端及接头的保护管表面粘接一金属软标牌标明:
  a)制造厂名称;
  b)型号、规格;
  c)额定电压,kV
  d)制造年、月。
13.2 零部件
  金属顶盖、电缆保护管、绝缘预制件等部件制造时应采用适当的方式标明制造规格、型号。

14 验收规则

  附件产品按2规定进行例行试验、型式试验和预鉴定试验,用户要求时还需进行附加试验,并按此验收。
14.1 产品应由制造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每件出厂的附件应有产品检验合格证
书。用户要求时,制造厂应提供产品的试验报告。
14.2 产品应按表2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验收。

15 包装、运输和贮厚

15.1 电缆附件的包装
15.1.1 电缆附件产品的包装方式可根据各种零部件特点而定。对各种预制绝缘件、带材等应有相应的防水、防潮等密封措施;对易碎、防压的部分和材料应有相应的防压、防冲击的包装措施,并在包装物外部明显位置标出相应的字样或标记;易燃部件或材料应有防火标志。
15.1.2 包装箱可采用木箱或纸箱。木箱应符合GB 12464要求。纸箱时重箱内应装入装箱清单。零部件可分开包装。包装箱侧面应注部件名称、规格。两端面应注明:
  a)轻放;
  b)防雨;
  c)不得倒置。
15.2 运输和贮存
15.2.1 产品运输过程中不得将包装箱倒置及碰撞。
15.2.2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和阻凉处。不得在户外或阳光下存放。

--- 2008-06-20 13:00:57

28

附 录 A
(提示的附录)
橡胶料的性能

  预制橡胶绝缘件的三元乙丙橡胶绝缘料与半导电料的性能如表A1所示。硅橡胶绝缘料与半导电料的性能如表A2所示。
               A1 三元乙丙橡胶料的性能

绝缘料

半导电料

1
1.1
1.2
1.3
1.4
1.5

老化前机械性能
抗张强度
断裂伸长率
抗撕强度
硬度
压缩永外变形

N/mmM2
%
N/mm
邵氏A
%

≥6.0
≥400
在考虑中
≤65
在考虑中

≥10.0
≥250
在考虑中
≤75
在考虑中

2

2.1
2.2

空气箱老化后机械性能
 老化条件:135±37d
抗张强度变化率
伸长率的变化率

 

%
%

 

≤±30
≤±30

 

≤±30
≤±30

3
3.1
3.2
3.3
3.4

电气性能(室温下)
体积电阻率
(23℃)
tgδ

介电常数
短时工频击穿电场强度

Ω·cm


MV/m

≥1.0×1015
≤5.0×10
-3
2.5
3.5
≥22

≤1.0×103


A2 硅橡胶料的性能

A2 硅橡胶料的性能

绝缘料

半导电料

1
1.1
1.2
1.3
1.4
1.5

老化前机械性能
抗张强度
断裂伸长率
抗撕强度
硬度
压缩永外变形

N/mmM2
%
N/mm
邵氏A
%

≥5.0
≥450
在考虑中
≤30
在考虑中

≥5.5
≥300
在考虑中
≤55
在考虑中

2

2.1
2.2

空气箱老化后机械性能
 老化条件:135±37d
抗张强度变化率
伸长率的变化率

 

%
%

 

≤±30
≤±30

 

≤±30
≤±30

3
3.1
3.2
3.3
3.4

电气性能(室温下)
体积电阻率
(23℃)
tgδ

介电常数
短时工频击穿电场强度

Ω·cm


MV/m

≥1.0×1015
≤4.0×10
-3
2.5
3.5
≥22

≤1.0×103


 40

--- 2008-06-20 13:01:30

29

附 录 B
(提示的附录)
环氧树脂固化体的性能

  附件用环氧树脂固化体的性能如表B1表示。
               表B1 环氧树脂固化体的性能

绝缘料

1
1.1
1.2
1.3
1.4

电气性能(室温下)
体积电阻率(23)
tgδ
介电常数
短时工频击穿电场强度

Ω·cm


MV/m

≥1.0×1015
≤5.0×10-3
3.5
4.5
≥20

2

2.1
2.2
2.3

电气性能(100)
体积电阻率
tgδ
介电常数

Ω·cm

≥1.0×1015
≤5.0×10-3
3.5
4.5

3

热变形温度

105125

附 录 C

(提示的附录)
硅油的性能

C1 硅油的性能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1

外观

 

无色透明、无杂质

2

运动粘度(25)

低粘度硅油

mm2/s

401 000

高粘度硅油

7 00013 000

3

粘度最大变化率

%

±5

4

闪点

300

5

折光指数(25)

 

1.421.47

6

击穿电压(电极间距2.5 mm)

kV

35

7

体积电阻率(25)

Ω·cm

8×1012

8

挥发度(150,3h)

%

0.5


41

附 录 D
(提示的附录)
附件安装导则

D1 范围

  本安装导则适用于220 kV交联电缆用的户外终端、GIS终端、油浸终端、直通接头和绝缘接头安装时的一般要求。上述各类附件的安装手册和安装详细技术要求,由制造方在产品发货时一并提供用户。

D2 一般要求

D2.1 安装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和掌握各类附件的专用安装手册知识的有经验人员进行。
D2.2 安装手册规定的安装程序,根据不同的环境可进行调整和改变,但应通知制造方,以便交换意见。
D2.3 在安装前按装箱单检查所有部件是否完整、无缺。
D2.4 各部分安装尺寸,均应符合制造方提供的图样要求。
D2.5 电缆和附件的各组成部件,应采用适用的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剂在热风干燥器吹干时,应具有良好的挥发性能。
D2.6 在安装处理过程中,不应损伤电缆的附件部件,特别是应力锥、O型圈以及与O型圈接触的所有接触表面。
D2.7 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无尘埃。一般情况下其相对湿度应不超过80%方可进行电缆附件施工安装。
D2.8 各部位固定螺丝应按图样规定要求,用力矩板手固紧。
D2.9 应注意电缆绝缘的收缩,保证电缆各部分的最终尺寸符合要求。
D2.10 当剥离半导电层时,应特殊注意不要损伤电缆绝缘。电缆绝缘表面应经适当方法处理得光滑、清洁、外形圆整。
D2.11 放置O型圈前,与O型圈接触的表面,必须用清洗剂清洗干净,并确认这些接触面无任何损伤。
D2.12 导体连接管压接时,其所用模具尺寸应按图样规定。
D2.13 在组装过程中,环氧树脂预制件、应力锥和电缆绝缘表面,均应清洁干净,各绝缘件的接触表面,均涂上专用硅脂涂层。
D2.14 当与电缆金属套进行铅锡合金焊接时,连续焊接时间应不超过30 min,并可在焊接过程中采取局部冷却措施,以免因焊接时金属套温度过高而损伤电缆绝缘芯。焊接前焊接处表面应保持清洁并应处理光滑。
D2.15 在组装各种附件时,电缆均应该用加热的方法预先进行校直。
D2.16 所有的接地线或金属编织带均应由铜丝扎紧后再以焊锡固焊。
D2.17 对于采用弹簧压缩装置的附件的压力调整应按图样要求,用力矩板手固紧。

 

--- 2008-06-20 13:02:36

30

第一部分附录

可能图片没有的

不好意思

--- 2008-06-20 13:02:52

31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数 值 修 约

  当数值要修约到规定的小数位数,例如从几个测量值计算平均值或由给出的标称值加上偏差百分率而导出最小值,应按以下步骤:
 
 如果修约前要保留的最后一位数字后跟着 0,1,2,3 4,此数字为不变(修约舍弃)。如果修约前
要保留的最后一位数字后跟着9,8,7,65,此数字应加一(修约进一)。例如:
  2.449≈2.45修约到二位小数;
  2.449≈2.4修约到一位小数;
  2.453≈2.45修约到二位小数;
  2.453≈2.5修约到一位小数;
  25.0478≈25.048修约到三位小数;
  25.0478≈25.05修约到二位小数;
  25.0478≈25.0修约到一位小数。

附 录 B
(标准的附录)
半导电屏蔽电阻率测量方法

  应从150 mm成品电缆试样上制备每个试件。
 
 应将绝缘芯试样纵向切成两半,除去导体和隔离层(如果有)以制备导体屏蔽试件(见图B1a)
  应将绝缘芯试样剥去所有外保护层以制备绝缘屏蔽试件(B1b)
  测定屏蔽的体积电阻率方法应如下。
 
应将四个涂银电极AC和D(见图B1a)(B1b)放置在半导电表面上.两个电位电极 B C 应相
50 mm,两个电流电极AD应放置于电位电极外侧至少25 mm。
  用合适的夹子连接电极。与导体屏蔽电极相连接时,应确保夹子与试件外表面的绝缘屏蔽相互
绝缘。
 
 装好的试件应放置在预热到规定温度的烘箱内,并且至少在相隔 30 min 以后测量电极间电,测量回路功率应不超过100mW。
  
电阻测量以后,应在环境温度下测量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的直径以及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的厚度,
各为图B1b所示试件上六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体积电阻率应按下式计算:
  导体屏蔽
               
式中:ρc——体积电阻率,Ω·m
   Rc ——测量电阻,Ω
   Lc ——电位电极间距离,m
   Dc ——导体屏幕外径,m
   Tc ——导体屏蔽平均厚度,m

绝缘屏蔽
              
式中:ρi——体积电阻率,Ω·m
   Ri ——测量电阻,Ω
   Li ——电位电极间距离,m
   Di ——绝缘屏幕外径,m
   Ti ——绝缘屏蔽平均厚度,m

--- 2008-06-20 13:03:45

32

 

B1 导体屏幕和绝缘屏蔽体积电阻率测量的试样制备

--- 2008-06-20 13:04:28

33

附 录 C
(标准的附录)
透 水 试 验

C1 试件
  一段长度至少3m,未经受12.4所述任何试验的成品电缆试样应经受12.4.4所述的弯曲试验。  
  应从已经受弯曲试验的电缆面上切取31长电缆,并水平放置。应从该段电缆的中央处切开约
50
mm宽的圆环,剥运河环内绝缘屏蔽外的所有包复层.当申明导体亦有阻隔结构时,此切除的圆环应包含导体以外的所有包复层。
 
 如果电缆有间断的纵向阻水阻隔结构,样应至少包含两个阻隔结构,并将阻隔结构间的圆环去
除。这种情况下,应知道这种电缆阻隔结构间的平均距离。
  
切出表面应使得相关的间隙易于与水接触。如果电缆设计公有导体阻隔结构,则相关的切出表面应用合适的材料密封或可去除外包复层。
  采用适当的装置(见图C1),将一根直径至少10mm
的管子垂直放置在切开的圆环上并与外护套表面相密封。电缆从此试验装置穿出处的密封应不对电缆施加机械应力。
  
注:某些阻隔结构对纵向阻水的影响取决于水的组份(例如 pH ,离子浓度)。除非另有规定,宜采用自来水进行试验。



--- 2008-06-20 13:05:03

34

C2 试验
  在(20±10)℃温度下,于5 min内将管子充管水使得管子的水高出电缆中心1 m(见图C1)。试样应放置24 h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6.5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
</DIV>

  1)IEC 62067出版物规定为8 m

19

然后试样应经受10次热循环。采用合适方法将导体加热至95100但应不达到100
  应至少加热8 h,每个加热周期中导体温度应保持在所述的温度范围内至少 2 h。然后应至少自然
冷却16 h
  水头应保持为1m。
  注:在整个试验中不施加电压,建议串联一段与被试电缆相同的电缆,并直接测量该电缆的导体温度。

C3 要求

  试验期间试样两端应无水渗漏。

附 录 D
(标准的附录)
直埋接头外保护层试验

D1 范围

  本附录规定的方适用于接头的种型式外保护层的型式认可试验,包括用于直埋接头或绝缘护
套系统的金属套断开绝缘以及当采用金属套交叉互联时连同所需屏蔽断开和金属套断开的绝缘。

D2 认可范围

  当接头外保护层的认可要求包括全部项目,诸如连接引线时,所试的外保护层应包含这些设计特点。
  适用于所认可的最小和最
大外径的成品电缆的绝缘接头外保护层成功地通过试验,其认可范围可以覆盖相似的直通接头外保护层,但反之无效。
  当一种接头外保护层的设计取得认可,则由相同制造方供应的采用相同设计原则,采用相同材料,在所试的电缆直径范围内,试验电压相同或较低的所有接头外保护层均应予以认可。
  
已通过热循环电压试验(12.4.7)的接头或已通过如12.4.7规定至少三次热循环但不加电压的分开试验的接头应接着进行D3D4项试验。

D3 浸水和热循环

  接头试样应浸入水中,使其外保护层项点处水深不小于1 m。需要时,可采用与放入接头试样并穿出密封的容器相连接水头箱来实施。
 
 应施加总共20次加热和冷却循环,水温升高到 70℃75℃。每次循环,水温应上升至规定温度,
至少保持5 h,然后冷却到不超过环境温度以上10℃范围内。可用热水或冷水来混和以达到试验温度

D4 电压试验

  热循环结束且接头试样浸于水中,应即按以下进行电压试验。
D4.1 接头试样无金属套开断绝缘
  在电力电缆的金属屏蔽和()金属套与接头外保持层接地外表面之间应施加直流试验电压20 kV,历时1 min
D4.2 接头试样具有金属套开断绝缘
D4.2.1 直流电压试验
 
 在接头隔离绝缘体两端的电力电缆金属屏蔽和()金属套之间以及每端金属屏蔽和()属套与接头外保护层接地外表面之间应施加直流试验电压20 kV,历时1 min

 20

GB/Z 18890.12002

<DIV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6.5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
</DIV>

D4.2.2 冲击电压试验
  在接头试样浸于水中情况下,每端的金属屏蔽和()金属套与接头试样外表面之间应施加按表 D1
所示的试验电压以进行各端对地试验。如果在接头试样浸水时,不能进行冲击电压试验,可将接头从水中取出,经最短时间,用湿布擦抹接头外表面保持潮湿或在试验装置整个外表面加上导电涂层以进行冲击电压试验。
  对两端金属屏蔽和()金属套之间的试验,应在冲击电压试验前将接头试样从水中取出进行试验。
  应按照 GB/T 3048.1 3规定的试验步骤在环境温度下进行接头试验。
                表D1 冲击电压试验

主绝缘额定
雷电冲击电压/
kV

冲击电压水平/kV

线 L

线 L

L≤3m

3mL≤10m2

L≤3m

3mL≤10m2

1 0501

60

95

30

47.5

  1)见表2,7栏。
  2)如果金属套电压限制器置于靠近接头,采用连接引线≤3m的电压值。

  上述任何试验应不发生击穿。

D5 接头试样检验

  D4 所述的试验结束后,应即检验接头试样。对填充流动浇注剂的接头保护盒如果无可见的内部气
孔或因水分进入使浇注剂移动或浇注济从各密封处或保护盒壁漏泄的迹象,就认为检查通过。
  对于彩其他替代的设计或材料的接头保护层,应无水分进入或内部腐蚀的迹象。

附 录 E
(标准的附录)
绝缘层微孔、杂质和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界面微孔、突起试验

E1 试验设备

E1.1 显微镜
  最小放大倍数为15倍的显微镜。
  最小放大倍数为40倍的测量显微镜。
E1.2 切片机
  普通用切片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其他设备。

E2 试样制备

   50mm 长的电缆样品上沿径向切取 80 个含有导体屏蔽、绝缘和绝缘屏蔽的圆形或螺形薄试片,试片的厚度约0.625mm。切割用的刀片应锋利,以便获得的试片具有均匀的厚度和极光滑的表面。应非常小心地保持试片表面清洁,并防止擦伤。

E3 试验步骤

E3.1 应采用透射光普遍检查全部 80 个试片绝缘内的微孔、杂质和半透明棕色物质,以及绝缘与半导
电屏蔽层界面处的微孔和突起。

 21

E3.2 应采用最小放大倍数为15倍的显微镜检测在上述普遍检查中可疑的 20 个连续试片(或相等圈数的螺旋形试片)的全部区域。记录并列表统计包括:
  a)所有大于或等于0.25mm的微孔;
  b)所有大于或等于0.05mm的不透明杂质;
  c)所有大于或等于0.16mm的半透明棕色物质;
  d)所有大于或等于0.08mm的绝缘与半导电层界面的突起。
  这个表应成为试验报告的组成部分。
  对最大的微孔、最大的杂质、最大的半透明棕色物质以及最大的绝缘与半导电层界面的突起应做标记。

E3.3 应采用最小放大倍数为 40 倍的显微镜对最大的微孔、最大的杂质、最大的半透明棕色物质以及
最大的绝缘与半导电层界面的突起在其最大尺寸方向上测量其尺寸。

E4 试验结构及计算

E4.1 测量及计算20个试片绝缘的总体积,将统计表中的微孔和杂质换算成每 10 cm3 体积中的数量,
计算值应修约为整数。
E4.2
应记录和报告最大的微孔、最大的杂质、最大的半透明棕色物质以及最大的绝缘与半导电层界
面突起的尺寸
E4.3
如果 20 个试片的总体积小于 16.4 cm3,且体积中的微孔和杂质换算到 10cm3 体积中的数量
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则应从同一样品上再取足够的试片进行测量,以使被测试片的总体积达到不小于16.4 cm3

--- 2008-06-20 13:06:46

35

终于发完了

挺累的

以后再也不这么做了

太累了

整的挺乱的

希望会有一些用吧

liu730320 --- 2008-06-21 13:41:54

36

有一些内容不全,我看的也累了

l19850813 --- 2008-06-26 16:37:14

37

麻烦使用RAR形式上传好吗?看着太费劲了,就算用word也行啊!
Tianye --- 2008-06-28 16:51:45

38

太感谢楼主了,我出于个人的感情,奖励一下.感谢大家为论坛做的工作.向大家问好.
lvchun666 --- 2008-07-06 17:04:06

39

谢谢了,收录下来。。。

freeyeyi --- 2008-07-07 18:25:27

40

谢谢,谢谢

lynncable --- 2008-07-08 15:57:48

41

谢谢!收藏!

bendanwei --- 2008-07-08 19:54:12

42

要人楼主学习,精神绝对没的说~!

谢了!

xiaozhe --- 2009-08-12 16:12:34

43

请问等级怎么提升?
hrb2008 --- 2010-12-15 08:38:33

44

楼主真雷锋啊  大家都这样就好了哈哈

 

mxwlb --- 2010-12-29 00:11:21

45

楼主真好,学习了,佩服
xuesong --- 2011-01-09 17:09:58

46

楼主这样太辛苦了,建议以后以附件上传,想下载的朋友5个金币很容易得到的。
-- 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