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网 > 新手区 > 成本计算时绝缘厚度和护套厚度的计算(完整版)

成本计算时绝缘厚度和护套厚度的计算 - 无图版

jieke30 --- 2020-07-26 17:59:54

1

大家在计算成本时绝缘厚度和护套厚度按照标称厚度加多少合适,绝缘厚度我按35平方及以下加0.1,50-95加0.15,剩下的加0.2。计算重量还是跟实际重量差一些,是设定少了,还是生产的时候没控制好,厚度大了,护套也有类似的情况。希望大家指点一二??????

870382372 --- 2020-07-27 07:52:32

2

应该是没有控制好,我们一般增加0.05~0.10
daoshudiyi --- 2020-07-27 08:04:04

3

生产没控制好
woshijason --- 2020-07-27 08:29:19

4

实际称重计算下,看看和理论计算的差距,自己再摸索经验。有时间可以同型号规格多称重计算,积累的数据多了好分析。具体人员操作水平还是生产设备或者是原材料,会明确的。
jieke30 --- 2020-07-27 10:54:37

5

woshijason:

实际称重计算下,看看和理论计算的差距,自己再摸索经验。有时间可以同型号规格多称重计算,积累的数据多了好分析。具体人员操作水平还是生产设备或者是原材料,会明确的。

实际测量每天也在进行中,还有就是抽检的位置都是成品的尾部,不知道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jieke30 --- 2020-07-27 10:55:39

6

870382372:

应该是没有控制好,我们一般增加0.05~0.10

实际测量的部位大多是尾部,不知道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匿名 --- 2020-07-27 12:40:44

7

头部、尾部实际生产中都会厚度增加,目的是保证被检测产品的通过率。

你可以让库管针对每条线的实际用量进行跟踪,再和理论消耗进行校对。
1251504121 --- 2020-07-27 13:24:16

8

成缆结构的大力缆理论计算的耗材很难与实际用量相近,不等芯成缆外径就不是绝对圆形。理论计算的要比实际大一点保证不亏本即可。如果需要实际和理论相近的话,还是应该先去控制工艺控制,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了两个数据才会相近。否则这事做不起来。
jieke30 --- 2020-07-27 13:32:47

9

匿名:

头部、尾部实际生产中都会厚度增加,目的是保证被检测产品的通过率。


你可以让库管针对每条线的实际用量进行跟踪,再和理论消耗进行校对。

道理是这样,但是实际做起来耗时费力,以后有机会再这样做了,谢谢你的建议

jieke30 --- 2020-07-27 13:35:44

10

1251504121:

成缆结构的大力缆理论计算的耗材很难与实际用量相近,不等芯成缆外径就不是绝对圆形。理论计算的要比实际大一点保证不亏本即可。如果需要实际和理论相近的话,还是应该先去控制工艺控制,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了两个数据才会相近。否则这事做不起来。

谢谢你的建议,目前已经安排加强控制绝缘厚度跟护套厚度的实际生产数据,也为公司节约了一些成本。目前正在继续跟进中

870382372 --- 2020-07-27 18:04:32

11

870382372:

应该是没有控制好,我们一般增加0.05~0.10

jieke30:

实际测量的部位大多是尾部,不知道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测量头部和尾部偏差谁比较大,分盘时测量中间,或整根电缆原材料实际使用量与计算理论量比较

jieke30 --- 2020-07-27 19:12:23

12

870382372:

应该是没有控制好,我们一般增加0.05~0.10

jieke30:

实际测量的部位大多是尾部,不知道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870382372:

?测量头部和尾部偏差谁比较大,分盘时测量中间,或整根电缆原材料实际使用量与计算理论量比较?

头部测得少,没什什么数据支持。但肉眼能看出头部护套会厚一些。整跟用量计算还没有方案。还有其他任务,等抽出时间再试试

moveitgogo --- 2020-07-28 08:33:48

13

不要被生产牵着鼻子走!
重量需要按中值计算,生产领料按中值领料,如果料不够,让生产自己找原因!
否则,生产往上公差做,成本增加,竞争力在哪?

jieke30 --- 2020-07-28 15:28:55

14

moveitgogo:

不要被生产牵着鼻子走!

重量需要按中值计算,生产领料按中值领料,如果料不够,让生产自己找原因!

否则,生产往上公差做,成本增加,竞争力在哪?


现在为了节约人工成本,原材料回来直接交接给生产了,没法控制????

hl5825 --- 2020-07-28 17:01:26

15

moveitgogo:

不要被生产牵着鼻子走!

重量需要按中值计算,生产领料按中值领料,如果料不够,让生产自己找原因!

否则,生产往上公差做,成本增加,竞争力在哪?


你应该是位专业的工程、或者技术老总,有没有反思一下车间为什么做上公差,明知道做上公差材料不够需要超领挨批,还要做上公差。你是不知道车间疾苦啊,生产往下公差做,有没有品质风险,开机损耗、人员操作损耗,这些损耗你们有抓出来吗,生产是应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来增加产品竞争力,是需要技术、设备、材料,以及熟练的操作工人保障的,不是生产一方面努力的,共同配合,共同进步。

jieke30 --- 2020-07-28 20:48:00

16

moveitgogo:

不要被生产牵着鼻子走!

重量需要按中值计算,生产领料按中值领料,如果料不够,让生产自己找原因!

否则,生产往上公差做,成本增加,竞争力在哪?


hl5825:

你应该是位专业的工程、或者技术老总,有没有反思一下车间为什么做上公差,明知道做上公差材料不够需要超领挨批,还要做上公差。你是不知道车间疾苦啊,生产往下公差做,有没有品质风险,开机损耗、人员操作损耗,这些损耗你们有抓出来吗,生产是应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来增加产品竞争力,是需要技术、设备、材料,以及熟练的操作工人保障的,不是生产一方面努力的,共同配合,共同进步。

电缆行业不比其他行业,可以换某个领件处理,一生产出来就有问题更是棘手,但是老板要降成本抢订单,可控的范围真的太小了。

moveitgogo --- 2020-07-30 08:39:39

17

moveitgogo:

不要被生产牵着鼻子走!

重量需要按中值计算,生产领料按中值领料,如果料不够,让生产自己找原因!

否则,生产往上公差做,成本增加,竞争力在哪?


hl5825:

你应该是位专业的工程、或者技术老总,有没有反思一下车间为什么做上公差,明知道做上公差材料不够需要超领挨批,还要做上公差。你是不知道车间疾苦啊,生产往下公差做,有没有品质风险,开机损耗、人员操作损耗,这些损耗你们有抓出来吗,生产是应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来增加产品竞争力,是需要技术、设备、材料,以及熟练的操作工人保障的,不是生产一方面努力的,共同配合,共同进步。

没有说一直往下公差做哦!走中值,在中值附近可波动。这一直走上公差和走下公差是有问题的。如果车间真的可以一直控制到上公差或者下公差的数据,说明车间本身的制程稳定性还是不错的,只是生产以及品控的思路出现了问题。这的确需要各部门一起努力,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

812353514 --- 2020-08-01 14:08:05

18

woshijason:

实际称重计算下,看看和理论计算的差距,自己再摸索经验。有时间可以同型号规格多称重计算,积累的数据多了好分析。具体人员操作水平还是生产设备或者是原材料,会明确的。

jieke30:

实际测量每天也在进行中,还有就是抽检的位置都是成品的尾部,不知道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不能光称重呢,称重之前要检查各项指标,然后对照自己计算的值,查看差异的原因

18037905968 --- 2020-08-01 18:01:10

19

jieke30:

大家在计算成本时绝缘厚度和护套厚度按照标称厚度加多少合适,绝缘厚度我按35平方及以下加0.1,50-95加0.15,剩下的加0.2。计算重量还是跟实际重量差一些,是设定少了,还是生产的时候没控制好,厚度大了,护套也有类似的情况。希望大家指点一二??????

绝缘:1、绝缘开的过厚,2、你计算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嵌入导体缝隙的部分。

外护套:1、护套开的过厚,2、成缆外径和你设计区别大不大。

以上几点都需要技术员现场工艺验证,检验员现场检查,分析无外乎人 机 料 法 环。

qq83084846 --- 2020-08-04 08:23:03

20

BOM按中值,可以实际称重验证计算结果,经验上来了计算准确,BOM也是要有理有据的,不要让生产找到借口说BOM的用量给少了,导致经常不够用
-- 结束 --